敲门,轻轻地敲,心如敲门声,跳得好急。屋门终于开了,郑荃问:小伙子,你有事?常忠秋攥住他的胳膊说:郑荃老师,您收我做徒弟吧,我做梦都想制作小提琴。郑荃慈眼望望这个林场里长大的孩子:我不收徒弟,只收学生,你可以到中央音乐学院参加考试。常忠秋问:啥条件呢?郑荃说:高中学历,有毕业证书,有小提琴制作基础,有演奏基础,三个都是硬件,缺一不可。
3 “我卖了房,卖了车,只为做琴”
郑荃走到他面前,看到他窄窄的小学生用本上一个字也没有,一片空白。问:你为什么不做笔记?常忠秋站起身低声说:老师,我不会写字。
执拗的常忠秋自己制作起小提琴。他卖了运输车和房,一家老少租房住。一干六年,制作了60把小提琴。他身背提琴来到了北京,工作人员探出窗口,说出了一个“不”字。常忠秋背琴又去了上海,上海店主快言快语,直来直去:这叫什么玩艺呢?白茬琴?
回到家,窝心郁闷愁苦。此时,发小王林进了家门,语重心长对一脸忧郁的常忠秋说:制琴六年,扔了太可惜,条条大道通北京,你不行就去考沈阳音乐学院,试一把?俗话说,考场之外没状元。
常忠秋没有去考沈阳音乐学院,而是从虎峰林场来到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进考场,眼睛环场一扫,并排坐着五名考官。中间坐的是曾见过一面的郑荃老师。郑荃问:你为什么制作小提琴?此时,他心血翻涌,多年制琴的酸甜苦辣如同山林里的泉水汩汩往外喷涌:我制琴多年,可背到大北京大上海,人家冷眼看了,不买。瞎了,全瞎了,瞎得家里爪干毛净,落下了一屁股饥荒。琴瞎,心不能瞎啊,我要搞明白其中的道道。
常忠秋溜眼看到,考官们在用一双双惊异的目光望着自己。郑荃接过他递过来的琴,在手里转着,看面板背板侧板,再看琴颈琴轴:你考中央音乐学院的目的是什么?常忠秋说:制出世上最好的琴。好养家,让老爸老妈,兄弟姐妹,还有妻子孩子,日子过得好,不再受穷日子拖累。在场的考官全笑了。
1997年8月26日常忠秋兜揣借来的2万元学费,迈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门。不想,在第一节课就露了馅儿。郑荃教授身站讲台讲得津津有味,同学们聚精会神做笔记,常忠秋却手攥一支笔呆坐,直愣愣地望着老师。郑荃走到他面前,看到他窄窄的小学生用本上一个字也没有,一片空白。问:你为什么不做笔记?常忠秋站起身低声说:老师,我不会写字。脸憋得像通红的大红纸。郑荃不再问,走回讲台,开始将自己讲的内容一字字写在黑板上。常忠秋开始一字字地往本上描。
下课了,郑荃把常忠秋叫到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放着常忠秋报名时的档案袋。郑荃的脸就像一块钢板,那双眼睛直盯盯望了他三分钟,一言不发。终于喷出一句:你是高中?常忠秋不敢面视老师,低头看脚尖:老师,您别生气,我是真心来学制琴的。郑荃说:你这个水平,考试都考不了,连毕业证都拿不下。常忠秋低声说:老师,我不是奔毕业证来的,只是一门心思学制琴,只想制作世上最好的琴。只要能跟您学到真本事,让我天天扫地倒垃圾刷厕所都行!
郑荃的目光柔和起来:你就是大字不识的白板一块,没有文化的人是制不出世上最好的提琴的。常忠秋的腿在瑟瑟颤抖。郑荃又深吸一口气,收起档案袋:你回去吧。
常忠秋横下心追赶,天天学得很晚。毕业时,门门优秀。当郑荃把毕业证书递到他手里时,说了句:记住,上学,不仅仅为制琴学技术,还为学文化,学如何做个有志气的制琴人。
4 “我收徒过百,无一人像你这样痴心痴情”
他起身下楼朝颁奖大厅走去。就在这时,手机叫起来,传来曹树堃夫人的急唤声:常忠秋,你在哪儿,你带来的琴获奖了,第三名!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