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来到平谷区“中国乐谷”,聆听了一曲小提琴独奏《阿里山的故事》,并向这把小提琴的制作者赠送了礼物—常忠秋,这位已经小有名气的中国制琴师一下子站在了聚光灯下。令人意外的是,常忠秋出身贫寒农家,30岁后才接受专业音乐教育,且从未出国“镀过金”。然而,人送外号“野人”的他有一股不安于室、认准目标就不回头的“野”劲儿,这让他得以先后拜在制琴大师郑荃和曹树堃的名下,并成为2012年美国第20届国际提琴制作大赛银牌得主。
1 偷鸡蛋走上制琴路
常忠秋被揪到屋子里,心慌意乱,他不知道本来紧闭的屋门啥时候开的。睁眼扫了一圈灰暗的屋,只见墙壁上挂着一把把白晃晃鼓肚细腰儿探脖的物件,破旧的桌面上摆放着一把把铲、凿、锉、刀。
他是一个野淘到顶的“淘气包”。
初夏的一天,14岁的“淘气包”常忠秋身背一顶小山篓,手攥一把小山镐,从山窝刨药材回林场。走到邻居王叔家门前,传来了“个儿大,个儿大”母鸡下蛋的唤声,常忠秋掂掂山篓,伸脖子朝院里望去,看到两只老母鸡声声叫着,再瞧瞧门,一把老锁牢牢锁在紧闭的木门上。常忠秋心动了,他放下山篓和山镐,脚蹬木栅栏,跳进了院,走到鸡窝前胳膊一伸,小手一摸,摸出了两个热乎乎的鸡蛋,突然脚下一硌,一阵疼,弯下腰儿一看,一个钉子正钉在鞋底下,好在扎得不深,小手用力一拔,脱鞋一看,一股血正冒出来,用小手抹擦抹擦两下,啐了一口唾沫,往伤口又糊上一把土,再手举那根钉子,放眼前瞧瞧,骂了声:瞎钉!手一伸,要扔,又缩回来。右手攥钉子铆劲儿朝左手握的一只鸡蛋钻去,再一拔,蛋汤溢流,朝嘴一送,仰脖喝个鸡蛋汤。另一只鸡蛋装进了衣兜,他要留给才出生几个月的小妹妹。
头年12月中旬,做伐木工的父亲双腿骨折住院,小妹妹才生下四天,母亲患急性肺腹炎也住进了百里之外的牡丹江红旗医院。年幼的姐姐随去照料母亲,家里剩下两个弟弟和刚刚降临人世的小妹妹。不得已,常忠秋辍学了。小妹妹没有奶喝,他就一点一点抹玉米面糊糊。听族人和亲戚商量说:把这个女丫送人吧。常忠秋好惊慌,用一条大布袋,把小妹妹天天绑在背上,采野果,刨野药材,兄妹不离身。母亲住院半个月回家,他把小妹妹送到了母亲怀里,母亲哭了,说这丫命大。自此,他冬做伐木工,夏天刨药材、打猎,小小的人获了个“野人”的绰号。
小妹妹也需要鸡蛋汤作奶啊!第二天,常忠秋如法炮制。第三天,又跳进了木栅栏,当他正探进手摸鸡蛋时,一双手悄然攥住了他的衣领子。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