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常忠秋在恩师郑荃门下制琴,经严厉的磨炼,技艺大为长进。2002年,经多次考察,他认定北京平谷会成为中国未来的“琴都”。2004年在这个“提琴之乡”安家了。
2006年春常忠秋的琴参加了提琴诞生地意大利克雷蒙娜举办的国际提琴制作大赛,在众多参赛琴中冲至第38名。他看到了自身与国际制琴水准的差距,看到了国际市场对仿古琴的极大需求。他找到恩师郑荃,问:中国哪一位老师制作仿古琴最好?郑荃说:曹树堃!但曹树堃已居住美国旧金山30余年了。他终于找到了曹大师的手机号码。喂,是曹树堃女士吗?手机传回的是一位男人的声音:你有什么事吗?常忠秋激动的心大跳,一口气说出了想拜师制作仿古琴的想法。对方说:考虑考虑。隔天再打,还是考虑考虑,屡打,屡是再考虑考虑。
常忠秋想,这位曹大师的秘书,咋老说再考虑考虑呢?终于有一天那位秘书告诉他,曹树堃将从美国旧金山飞到上海参加国际乐器展览会,可以见一面。
9月的一天,他怀着满心的兴奋,飞往上海,见面才发现,曹大师是男的。老人为常忠秋的苦苦追求所感动,真诚收下了他这个徒弟。仅仅一周的朝夕相处,却启开了常忠秋制作仿古琴的那扇门。一年后,他飞往美国旧金山,再次向曹树堃先生请教。曹先生倾心向他传授极为微妙的雕作技巧。曹先生说:我收徒弟过百,没有一人像你这样痴心痴情。特意向他传教了“仿古琴不仅外形古,最重要的琴要发出美妙的古音”一句精到的点拨,可谓撬动千斤力。2009年春,在每三年一届的意大利克雷蒙娜国际提琴制作大赛上,常忠秋的琴冲上第29名。
2010年10月,常忠秋携带6把琴飞往美国参加第19届国际提琴制作大赛。发现高手如林,常忠秋有点灰心,加上不想再交60美元的颁奖大厅入场费,他只身回到颁奖大厅的楼上宿舍休息。时至10点,他仰头望墙上的挂钟,表针分分秒秒嘀嘀哒哒地移动,那颗跳跃的心还是朝正在颁奖的大厅飞去。常忠秋问自己,难道心胸就那么狭小,见不得别人台上手举国际大奖的光环?他起身下楼朝颁奖大厅走去。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叫起来,传来曹树堃夫人的急唤声:常忠秋,你在哪儿,你带来的琴获奖了,第三名!
常忠秋火速朝大厅冲去。可是,因为没有入场券,门卫一伸胳膊,把他拦住。曹夫人已在门里等候,朝门卫一阵儿快速解释,门卫手握仪器往他胸卡一扫,放行了。在一片掌声中他走上了领奖台。获奖的是他的团队成员刘凯。常忠秋洋溢着笑脸随人流往外走,对台上的呼唤全然没有听见。至门前,门卫一伸胳膊再次把他拦住,用英语急切地说着,他听不懂。门卫指指他的胸卡,又焦急地朝大厅台上指去。他意识到一定发生了啥事。他急喊:师傅!师傅!曹树堃拽他一把:咱们去台上问问。他们来到领奖台上,常忠秋看到一枚银光闪闪的奖牌摆放着,走近一看,上面刻的汉语拼音,恰是他的名字。
荣誉没有让常忠秋停步。2011年春,他来到意大利顶级制琴师比索罗地和莫纳西制琴工作室学习,又飞往美国旧金山,再次敬拜曹树堃大师深造。2012年春,他与女儿常静双双摘取美国第20届国际提琴制作大赛银牌……
“野人”的制琴路,仍在继续。(北京日报)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