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材应用
扬琴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两方面的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是教学法,二是教材,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民族器乐教材体系的基本建设,是处于开拓创业阶段,是提高扬琴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环节。教材的应用与安排,是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的,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条件、主要问题以及发展情况来决定。首先应该选用针对学生存在问题和克服其缺点的教材,但也不应忽视不断发展学生长处的教材。教师安排教材,应该像和医生“对症下药”那样慎重,教材安排应有全面严密的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加速学生的进步。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积累起一批好的教材,并不断扩大自己掌握的教材,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断发掘、优选、更替新的教材,充分发挥新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扬琴教师不断进取优化成熟的标志之一。
扬琴教材应用的精与泛、多与少、深与浅、难与易以及要求严与松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很难笼统地规定。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心及他的每个格具体的学习阶段和每个具体问题来决定。 当学生存在着学习的潜力并已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时,教材应用就可适当地多、深、难些,以便促进他的学习有所飞跃而绝不要保守,教师应该善于为此作好准备并把握时机。相反,当学生需要集中精力去改正某一演奏方法或表现的毛病时,就应该少练一些教材。总之,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说来,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让学生长期盯着少数教材去“磨”,它会降低学生习奏乐曲的进度和能力。另一种是常给学生大量教材去练,重量不重质,要求不严格。它会导致学生的演奏流于粗和浅。这两种偏向都是在教材应用上缺乏辩证法的结果。教材安排的多少、深浅、难易和进度的快慢,都是决定扬琴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计划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扬琴教材可分三大类:基本练习、练习曲和乐曲。这三类教材互有联系,但各有其特殊的功能。基本练习属于技术性的教材,长处是便于集中注意力训练某种技术,尤其于改毛病、改方法,是缺乏音乐性,练起来比较机械枯燥。一般练习曲以技术性为主,同时也有些音乐性,长处是既能集中地训练某种技术,又不像基本练习那样单一枯燥;短处是不及基本练习那样集中简练,不及乐曲那样富于音乐性。乐曲的长处是音乐性强,富于艺术表现,技术运用比较广泛,技术与艺术表现紧密结合;短处是技术训练不那么集中,所以这三类教材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练,既可相互配合着练,也可有所侧重地练。应该指出:乐曲始终是扬琴教学的主要教材和学习中心,因为学习扬琴的根本目的就是演奏乐曲。而还是演奏练习曲,更不是演奏基本练习。过去民族器乐的传统学习方法是“以曲代功”,只练乐曲,几乎不用基本练习及练习曲。从西洋钢琴、提琴的教学来看,直到十八世纪,人们几乎也是通过学习乐曲来进行。而练习曲是十九世纪初以后兴起的教材形式,练习曲的形成和产生,有助于较快、较集中、较科学、较系统地去学习和训练某种特定的技术,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的现象。目前扬琴教材中不乏基本练习和练习曲,但全面系统和高质量的还不多,有待扬琴工作者进一步编写.积累.综合和规范。
扬琴教材的建设和应用,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的“三结合”:
一是基本练习.练习曲和乐曲三类教材的结合; 二是古今中外扬琴乐曲的结合,也就是传统、现代、外国的扬琴乐曲、多元风格教材的结合; 三是独奏、重奏、伴奏、乐队合奏、室内乐等各种演奏形式教材的结合。
根据扬琴主科教学的制订和原则,教材可采取方式,既分初、中、高不同级别程度,具体为九级考核。教材曲目可分重点曲目、选修曲目、浏览曲目;教师必须不断熟悉掌握更多更新的教材曲目,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科学和教学计划。
第三节 进度安排
任何教学都必须循序渐进,扬琴教学因村施教,因人而异,不可能要每个学生都走完全同样的路,但是遵循一定的学习“顺序”,却是很有必要的。扬琴教学应该对学生的音乐培养心脏至少是技术训练的全过程,作比较科学的、系统的探讨,找出比较合理的“顺序”。当然扬琴技术教学的“顺序”,并不是只有一种可能性,必然存在各种可能性。但是不管怎样,教师对教学的“顺序”,应该心中有数,而不应该完全“走着瞧”。学生更不应该贪快求多,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