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古筝 > 最新主贴 > 关于赵曼琴“桡腕关节摇”技法

关于赵曼琴“桡腕关节摇”技法

分享到 |
日期:2014-4-14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韩老师  浏览次数:

  在古筝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前辈、专家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各种技巧也应运而生,使古筝这一古老乐器重新焕发了青春,各种演奏技法都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单从“摇指”技巧上来说就可窥见一斑。

  一、摇指的历史发展概况:

  1、传统筝派中河南筝派的大指摇从弹奏形式上为名指扎桩、大指“托擘”手法;从数量上来讲为十个单音,即第一拍为8下,第二拍为2下。如:河南筝曲《高山流水》一曲,第一小节中5的大指摇便属此类。

  2、传统山东派大指摇从数量上来讲为四个单音,如《高山流水风摆翠竹》中“5555 45 ”即为此类摇指技巧;从演奏形式上则表现为大指单指关节“托擘”手法。

  3、1957年,筝演奏家尹其颖先生在《瑶族舞曲》中首次运用“食指摇”技巧,其演奏形式表现为以手腕为支点,大指顶住食指内侧,运用前臂旋前旋后,使食指指甲在弦上能够快速抹挑。此技巧使筝曲中的旋律音表现了更多的歌唱性和连贯性,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4、上海著名筝家王巽之先生首创小指扎桩摇,其运动原理为小指或名指扎桩,大、食指相互捏住,同时利用前臂旋前旋后,使大指指甲在弦上做反复托擘运动。由于此类摇指技术使耐力、速度及力度均有很大提高,从而使摇指片段旋律发展到长摇,因此这是摇指技巧的一个飞跃。也被称为“浙江派摇指”。(由于北派筝人一直以来均采用指甲外戴,即大指指甲戴于指甲背侧,因此无法使用小指扎桩摇,后期便慢慢统一改为指甲内戴。可以说,小指扎桩摇从某种意义上讲使大指指甲戴法得到统一。后来,赵曼琴先生通过改革,使大指假甲由直甲斜戴改为弯甲直戴,从仅右手戴三个假甲改为双手戴八个假甲,至此才使指甲戴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5、另外,扫摇技术也是王巽之先生借用琵琶夹扫技法移植发展而来的,其奏法是在摇指的基础上,在所需要的节奏或某音上加中指勾扫至旋律低八度音,可以发出激烈、宏大气魄的音响,从而大大丰富了摇指的表现力;但美中不足的是,浙派扫摇技法是运用前臂的旋前旋后,或者上臂旋前旋后甩动前臂,均无法真正扫至低八度,只能扫到前两至三根琴弦,因此音响效果尚达不到模仿琵琶扫弦的效果,使其只能流于形式…。

  6、至上世纪70年代,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赵曼琴先生创立了由几十种基本指序组合为基础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从而打破传统的八度对称弹奏模式,运用惯性与对称的相互转换结合,使古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弹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古筝由色彩乐器进入旋律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中有两种高难度的技巧,那就是“弹轮”和“弹摇”。这两种技巧的出现丰富了乐曲的织体及和声,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

  “弹摇”与“弹轮”技法是赵曼琴先生受琵琶弹轮效果的启发而开创的。“弹摇”技法为大指在高声部摇奏长音旋律、中指在低声部弹奏单音旋律,首次运用于其1971年创作的《山丹丹颂》;“弹轮”为食、中、名三指在低声部轮奏长音旋律,大指在高声部弹奏单音旋律,首次运用于王中山改编的《彝族舞曲》。

  不仅如此,“弹摇”与“弹轮”还可以结合过渡,既可以使位于低声部的单音旋律上行跨越或穿过高声部的长音旋律,也可以使高声部的单音旋律下行跨越或穿过位于低声部的长音旋律;既可以使位于低声部的长音旋律上行跨越或穿过高声部的单音旋律,也可以使高声部的长音旋律下行跨越或穿过位于低声部的单音旋律。

  此外,还可以使双手在不同音区同时进行“弹摇”或“弹轮”,或分别采用“弹摇”和“弹轮”演奏,产生四个声部的复调演奏效果(详见赵曼琴《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137页谱例)。

  上述各种演奏效果,不仅运用琵琶的“弹轮”技法无法达到,运用浙江筝派的摇指方法也是无法实现的。尤其是在大指摇与其他指法的组合与转换方面,更是如此。

  因此,由于赵曼琴先生的桡腕关节摇(桡腕关节做桡偏曲、尺偏伸运动)使中指、名指、小指完全得到解放,从而解决了摇指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通过矢状角前倾可以实现真正的低八度“扫摇”;通过矢状角的前、后角度调整可使“弹摇”的单音旋律达到八度以上(甚至超过长音旋律高度)的弹奏范围;由于桡腕关节的桡偏屈、尺偏伸运动方向,大指摇可与“四点”及任何手指的弹奏相连接等,从而使摇指类技术成为古筝演奏技法中一个自成一体的系统的、完善的技巧群,为摇指技法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关于“桡腕关节”摇指:

  (一) “桡腕关节”摇指的三种运动方式:

  一、分类:

  第1种:纯粹的“桡腕”关节摇(桡腕关节做桡偏曲.尺偏伸运动);

  第2种:上臂的旋前旋后摇(桡腕关节固定不动);

  第3种:上臂的旋前、旋后甩动桡腕关节摇(桡腕关节处于休息位的放松状态,上臂的甩动使桡腕关节产生被动的桡偏曲、尺偏伸运动)

  二、要求:三种摇弦方法均要使假甲的入弦深度、弹弦角度、拨弦方向、运动路线保持一致,并达到同样的演奏效果。

  三、其各自特点:

  第1种:纯桡腕关节摇――轻松、力度小、速度快,但不易移位,可与2或3交替演奏,起到休息的作用。

  第2种:上臂摇――密度大时费力、力度大,音色不够柔和,速度稍慢。

  第3种:二者结合――上臂甩动手腕摇指是最理想的摇指方法。可以获得纯腕摇的效果,但较累(因为腕要略松动,所以力不能完全传到指尖,因此上臂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大,会较累;但由于指甲过弦状态属于被动,所以音色柔和)。

  四、三种运动方式的运用原理:

  1、若只在一根弦上,可以三种摇指随意转换过渡,借助这种转换可以达到使某些肌肉得到休息,延长摇指时间的效果。

  2、若要移动换弦,必须转为上臂摇,即上臂的旋前、旋后摇,因为纯粹的桡腕关节摇在上下行时是不能移动的。

  (二) 关于“桡腕关节”摇指的训练步骤及其他注意问题:

  一、身体各部位的状态及要求:

  a. 腰:略弯,向前倾,不要太直。

  b. 上臂:外展加水平屈(前臂在水平面里与额状面呈45度角)。

  c. 前臂:旋前、屈曲(与弦基本处于一个水平面;以肩膀、肘为支点,不要在矢状面内摆动)。

  d. 腕:分微垂曲休息位、旋前休息位及触弦位三种功能位(微垂曲休息位可视为手背与手腕基本平行,比后者略垂,其既是“托”之前,也是“擘”之后的状态;而旋前休息位可视为手背略高于手腕,其既是“擘”之前,也是“托”之后的状态)。

  e. 手形:休息位。

  f. 手指:大指微垂屈,与食指尖基本在同一平面内;食指的桡侧角轻轻贴在大指缠胶布的位置(指肚方向),可在中间或尖部。

  备注:手型的常见问题及要求:

  a、腕与手呈45°(微垂曲休息位)+指甲与大指呈45°=指尖与弦平面呈90°(即指甲垂直于琴面板)。

  b、指甲不可用力捏紧,两指能挨住即可。这种情况下,指甲的摆动可缓解暴裂的音色,使声音柔和、有弹性。

  c、手腕容易出现的问题:

  (1)桡偏曲过度会导致前臂的旋后;

  (2)微垂曲休息位与松懈休息位容易混淆。

  二、弦上练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1、指甲触弦时应为正面;在此基础上,矢状角应调整为:a.稍向前b.稍向后。两者均需练习。

  2、指甲入弦要浅,且运动路线在矢状面为“正的直线”;手腕则沿右上左下的斜线方向运动,大指指尖应尽量垂着过弦。

  3、弹奏中,“擘”时,大指关节指背不可被动屈曲,指关节应稍戗茬;“托”时,指关节不可主动屈曲。

  4、指甲过弦动作要尽量小,仅要求过弦本身的直径即可;如果动作过大,则会使质量增加,从而使摇指速度变慢。

  5、过弦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肌力,要多依靠重力和自然张力,要有甩动感。

  6、摇指结束音应可随意结束在“托”或“擘”上。

  7、慢练时,每次起势均需带有呼吸动作,否则容易造成肌肉拉力的错误弹奏方法。但这种呼吸动作只是稍微的胸椎呼吸,且具有节奏暗示作用。

  8、每根琴弦均需练习,因为身体支点需要维持在最适宜的位置上。

  9、上行移动前最后一音应利用“中支点”换弦,即:上臂后退,腕向尺偏伸方向上挑;下行移动前最后一音应利用上臂过渡,平动换弦。

  10、摇指的训练步骤应依次分为:

  a、上.下行级进移动练习;

  b、上.下行跳进移动练习;

  c、强.弱音头的短摇练习;

  d、旋律中音在转换时力度与密度变化练习等等…(暂不赘述)

  以上是笔者参加赵曼琴老师举办的“摇指训练班”学习所总结的点滴体会,因水平所限,难免挂一漏万,希望得到筝界同行的批评指正。

相关内容

  • 惠州退休老者黄秉康举办胡琴独奏音乐会2014-12-2
  • 京剧名家谈京剧创新如何闯过市场关2014-11-20
  • 中小制作音乐剧 广州如何觅知音2014-11-20
  • 萨尔茨堡:前任与后任的较量2014-11-19
  • 帕帕诺的意式浪漫与惊喜2014-11-19
  • 看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跳”起来2014-11-19

更多>>推荐课程

新编古筝教程(修订本

主  讲:李雄英

立即试听

新编古筝教程(修订本

主  讲:李雄英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北京民乐大赛获奖节目音乐会举行
  • 第七届金钟奖古筝比赛复赛视频【1-12号】
  • 关杰:古筝洋弟子已近百人
  • 如何挑选古筝

热门标签

2015, 古筝学习纪念中法国际音乐怎样打好北京民乐关杰:古如何挑选

教材教辅

古筝入门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73页

isbn:7-103-01302-0

购买价:18元

  • 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最新
  • 古筝入门

乐器

古筝的使用寿命

    任何一样乐器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好的古筝最佳使用时期可达20年之久。既便过...

蒙古筝

  蒙古筝,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国锡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带古老的民族乐器,表现力十分丰富;其...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