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歌剧演员,每一次机会都值得尊重,无论角色大小。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对歌剧的理解融入到每一个角色准备的细节中。而练唱和排练往往是漫长的磨合期,从而一步步地寻找角色和声音的最佳状态。因此艺术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从来都是一个追寻的过程。
坐落在纽约曼哈顿上西区的一幢10层拱门式建筑,是一个令全球古典乐迷魂牵梦绕的地方。多明戈、帕瓦罗蒂、卡雷拉斯等世界知名艺术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这就是被誉为“现代大都会中古典殿堂”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粗略地统计,我国歌唱家中能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有以下几位:邓韵(女中音) 、田浩江(男低音) 、傅海静(男中音) 、张建一(男高音) 、袁晨野(男中音) 、梁宁(女中音) 、张立萍(女高音)等等,如今,又有一位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女高音歌唱家许蕾登上这一舞台,并签约成为该歌剧院青年艺术家。
前不久,许蕾参与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帕西法尔》的全部七场演出,在剧中她饰演“花妖”的角色。为展示花妖对帕西法尔的诱惑,在《帕西法尔》充满现代气息的舞台上,布满了一池由红色饮品制剂制作的“血水” 。许蕾与其他女高音扮演的花妖不但要在几小时内,倾其全力展现出在阴暗城堡中对帕西法尔的纠缠,大量的唱段还要求演员们在冰凉的“血水”中完成。这对随时需要调整身体状态的歌剧演员而言,甚是挑战。 《帕西法尔》演出非常成功,不仅是男女主角,妖女们的表演也获得了媒体的赞美。日前趁许蕾回国休假,笔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第一次接触西洋歌剧
许蕾从小在一个音乐氛围浓厚的家庭长大。父母年轻的时候都在南通小红花艺术团,父亲是独唱演员,母亲拉小提琴。“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一次市内举办中日友好歌会,父亲演唱了一首《乌苏里船歌》 。在‘阿拉赫赫尼那’的歌声中,父亲从深蓝色的布景和烟雾缭绕中缓缓走出,而听众只是听到开头的两句便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场演出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因为当时觉得父亲真的是很了不起,而且音乐从他的嘴里唱出是如此的动听。从此我便也开始渴望舞台,爱上唱歌。经常在班里表演节目,觉得在舞台上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
上初二的许蕾,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洋歌剧。“有一天,父亲下班逛音像店给我买了几张帕瓦罗蒂等歌剧大师的CD,以及歌剧女神卡拉斯的生平传记。我反复地听,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吸引,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我并不熟知的语言和旋律。 ”于是,父亲就让南通师范学院的声乐教授刘宁妹指导她,刘老师听完许蕾演唱《大海啊故乡》就对许蕾父母说:“这个孩子能走得很远。 ”“我当时听了刘老师的话心中漾起了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憧憬。 ”许蕾回忆。
学音乐过程中,父亲就是许蕾最好的“听众” 。闷热的夏天,因为开着空调练声对声带不好,许蕾坚持要在一个没有空调的小房间练习,父亲为了能在当时反馈给她最好的意见,每次都忍着酷暑陪着练声。每天一两个小时练完后,许蕾和父亲都是汗流浃背。但其间的乐趣父女俩乐此不疲。许蕾说:“记得我总是拿一张小板凳,站在上面唱歌,假装那是舞台,父亲很配合地充当观众,当他觉得我唱得还不错的时候,则报以热烈的掌声;而在我觉得练习得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和我一起分析原因,永远让我对歌唱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