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作为当今国际乐坛巨星之一的郎朗是与“阴影”无缘的,他的事业、生活,一如他的琴声,似乎永远是与阳光为伴的。但实际上,郎朗的阴影之一,是对于莫扎特的同样被认为是最阳光的音乐的演奏,而且他承认,那曾经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莫扎特真的很难弹,弹复杂了不是莫扎特,弹简单了觉得无聊,尺度很难把握,这令我非常苦恼,有段时间我根本不弹莫扎特,尤其是刚来北京上学时弹莫扎特《a小调奏鸣曲》,总是没弹明白,老师因此就不教我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郎朗曾这样对采访者直言不讳。转机来自与艾森巴赫一起弹莫扎特的四手联弹作品,虽然他弹奏简单的低音部分,但与艾森巴赫的合作使他顿悟到莫扎特音乐的美。
1月30日,郎朗与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的名为“青春·‘巨人’”的音乐会,在我看来,也是郎朗热爱上莫扎特音乐的结晶之一。尽管这场音乐会的时间居于国家大剧院制作上演的6场恢弘壮丽、备受瞩目的《阿依达》之间,但音乐会的轰动效应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成为今年初一票难求的演出盛事之一。此种轰动并不出人意料,郎朗与梅塔两位大师的携手,在世界任何一座音乐厅里都会产生强大号召力,曲目的丰富与考究,更为这场音乐会增色。
莫扎特的《G大调第17钢琴协奏曲》(作品编号K453),是一首亲切而雅致的杰作。其开头主题十分别致——在接近进行曲的节奏框架内,悠然响起一个轻松中略含伤感的旋律。这是郎朗最钟爱的莫扎特作品之一,因为他的第一套莫扎特作品专辑的录音所选择的两部协奏曲中,这首正是其一(另一部是c小调第24协奏曲,作品编号K491)。由索尼唱片于去年发行的这套唱片,两部协奏曲的合作者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指挥大师尼克劳斯·哈农库特。与这样的乐团和指挥家合作,对于当今任何一位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家而言,不啻为完美无缺的梦幻组合,郎朗在莫扎特生前所在的城市,与声音最馥郁甜美的世界顶级乐团和新意迭出的指挥家合作弹奏的莫扎特,也确实不负众望——那是清新、健康而又深刻、丰富的精湛阐释。
郎朗在国家大剧院弹奏这部协奏曲,指挥家是另一位与维也纳、与郎朗、同时也与莫扎特有密切关系的大师祖宾·梅塔,乐团是我们国家水准高超、因其年轻而最阳光的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很多人或许并不认为梅塔与莫扎特有多少关联,因为这位大师喜欢和擅长指挥的曲目中似乎并不包括莫扎特的作品。有一张堪称经典的索尼唱片是梅塔对于莫扎特音乐具有出色理解力的最佳印证——梅塔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3位演奏家演奏的莫扎特《降B大调小夜曲》(作品编号K361,“大帕蒂塔”)。郎朗的莫扎特“第17协奏曲”的第一和第三乐章,是那种阳光遍洒的莫扎特风格。第二乐章中的一些旋律,被研究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英国音乐学者菲利普·拉德克利夫准确地描述为“极优美而又悲怆”。郎朗在这个慢乐章中表现出的悲怆情愫有着令人吃惊的深刻力量。正如莫扎特这位常被误解和片面化为纯真、优雅的快乐天使的作曲家情感世界中也必然有阴影一样,演奏他音乐的音乐家,如果能引领听者到达作曲家精神的深处,也必须是“有阴影”的,只有这样的演奏家带给我们的莫扎特,才有可能是更加完整、更富有人性内涵、因而也更伟大的莫扎特。王纪宴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