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嘟……”无字音节补充和强化歌曲,充满张力;一句歌词被反复吟唱,如烈焰滚动;几个声部同时出现,率性而自由……在知名歌手演唱现场,人们常能听见空灵飘渺、似有若无的声音;也常隐约看见舞台暗影处,面孔和身形模糊的人在静静地用伴唱烘托主唱。这就是和声,和声歌手是站在聚光灯外的人,离巨星几步之遥。
摩根·内维尔导演、获得2014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的《离巨星20英尺》是一部仅凭音乐就可以撑起的美国电影,展现和声歌手的憧憬与困惑、忍耐和坚强。主要角色达琳·洛夫、玛丽·克莱顿、朱迪斯·希尔、丽莎·费舍尔等女和声歌手都以真实面貌出现,用欢笑和眼泪娓娓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音乐会现场、经典歌曲与之穿插,并回顾和梳理美国流行音乐历史。
和声,目的是衬托主唱,丰富歌曲内容,表达音乐情感,和声歌手要把自己的歌声揉碎,融化到歌曲中。和声歌手与主唱歌手一样,需要有音乐天赋、艺术才华,但因为魅力、机缘、运气等因素,无法企及独立歌手位置,难以站在舞台中心,只能在舞台一角伴唱。《山高水长》《阿拉巴马甜蜜的家》《如此美好》等名曲中有她们的和声,雷·查尔斯、大卫·鲍勃、史提夫·汪达、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尼·休斯顿、滚石乐队等20世纪乐坛巨星演唱会有她们的伴唱。她们唱功非凡,却默默无闻;执着求索,却无法延续和升华自己的事业。
面对命运不公,经历人世苍凉,有人曾经放弃,达琳·洛夫到酒店做清洁女工,录过3张唱片的玛丽·克莱顿改教西班牙语;有人选择坚持,艺术原本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对话的涵盖面有大有小,“歌唱是种天赋,你要做的就是与人分享。”有人成功了,从幕后走到台前签约公司,发行专辑,曾为迈克尔·杰克逊伴唱的朱迪斯·希尔单飞,达琳·洛夫进入摇滚名人堂,丽莎·费舍尔获得格莱美奖。尽管她们并未大放光彩,在灯光华丽的舞台上,她们仍是配角;尽管在群情鼎沸的现场,观众不知她们的名字,只为巨星而欢呼。但她们仍然投入,痛快淋漓,甚至癫疯地歌唱。唱歌,抑或是歌唱,不只给别人聆听和观看,更是为倾诉心灵深处的愿望,为了内心深处的热爱和由衷的快乐。音乐,带给她们炽热激情;歌唱,召唤她们从容站在舞台上。虽然歌词简单,但有致命诱惑力;乐句平常,却爆发出核电一般的能量。
影片几条线索交错发展,时间跨度数十年,人物与场景丰富,更有或柔美或欢腾的旋律、或温情或炽热的歌声贯穿始终。和声歌手站在离巨星20英尺的舞台暗处,追逐梦想,纵情歌唱。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