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线谱固定调记谱运用的可能性
我国在扬琴制造方面取得的成果,为实施“通用语言”记谱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现以402型扬琴为例:
402型扬琴总音域为大字组的“F”音到小字4组的“C”音(F—C),约五个八度。从音位设置看,除大字组F-B四个音为自然音排列外,其它音位均构成了半音序列形式。各个音位的相对固定,不仅解决了转调中的临时调整音高位置而造成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为固定调记谱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基本条件。
2.五线谱固定调记谱方法的优势所在
五线谱固定调记谱法均以C调为基本调,各种调性的转换采用升、降等变音记号表示,五线、四间以及上加线和下加线,还有各种谱号的运用,极其准确地表明各音高相对位置。演奏者只要通过一定练习、记熟扬琴各音位所处位置,就能很准确、熟练地演奏不同类型的乐曲,决不会造成乐谱音高与扬琴音位相混淆的现象。五线谱各种演奏术语均是“世界通用”,对于演奏由外国乐曲移植的扬琴曲更为方便。这不仅可以丰富扬琴的演奏曲目,也为扬琴成为跨出国门的世界性乐器创造了机遇。
3.固定调记谱符合我国现行音乐教育的改革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虽然仍在有限地使用简谱,但音乐教育体制改革的总趋势,是以五线谱为主的固定唱名法为基本记谱方法。这不仅符合我国国情,也是我国国民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扬琴记谱方法的改革,也决不只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远的方向,只有这样,扬琴艺术的发展才能与我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相一致。也可以说,固定调记谱方法的运用,是扬琴艺术发展的根本出路。
三、对记谱方法改革的几点构想
1.对照记谱法的运用
目前我国专业、业余扬琴教学均采用简谱首调记谱法,这种方法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各个调都必须以首调方法分别记熟各音级在扬琴上的音位,而五线谱固定记谱法均以C调音位为基本音位,对于不同的调式均用相应的升、降符号表示。音位是固定的,转调不存在任何麻烦,其优势不言而喻,只是对于已养成首调谱法的人来说,“习惯成自然”,改变记谱法观念不是一日之功。鉴于此,可采用简谱、五线谱对照的方法逐渐过渡。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出版的扬琴曲谱已运用此方法,在实际教学和创作中,也逐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与外国音乐家进行交流的活动中,对照记谱法的运用更加普遍,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渡方式,可给学习者提供一个适应的过程。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过急反而会使学习者处在两难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