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组第二名获得者张金茹是郑石生教授的学生,她的特点是精炼中带有厚重,沉稳中富有内涵。这个胖胖的,戴着一副眼镜的小姑娘亦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她不像李泽宇那样光芒四射、演奏中充满着锐利感,而是扎扎实实地将自己的内在音乐付诸于琴声之中,她也是一位技巧与音乐都十分全面的人才,更突出的是,她的演奏十分大气,维尼亚夫斯基的《D大调波兰舞曲》拉得大刀阔斧,除各种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至外,歌唱性的旋律亦奏得有声有色,尤其是G弦上的声音饱满有力,很有吸引人的特点。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她拉得韵味十足,开始的抒情旋律诗意盎然,后面的技巧段落干净利索,整个乐章自然紧凑,没有稚气的体现和做作的痕迹。
少年组第三名获得者石小玄也是方蕾教授的学生,她的特点是技巧扎实、音乐细腻、表现规范。决赛中她拉的是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和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三乐章。萨拉萨蒂的“流浪者”拉得无可挑剔,技巧、音乐和味道均令人满足,门德尔松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则规矩自如,若再加些牧歌般的轻松感就更好了。第三乐章我稍感不满,虽然拉得清晰稳健,但速度有些偏慢,使得音乐在整体上缺乏轻盈感和流畅性,有些拖拽的感觉。比起李泽宇和张金茹,石小玄在音乐风格和音乐处理的成熟上显得稍逊一筹。
青年组依然“中央”坐镇
青年组的比赛同样精彩纷呈,其竞争的程度更是令人紧张。获得冠军的是上届比赛少年组第三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张安迪,她是谢楠教授的学生。张安迪此次参赛之初就有着很高的夺标呼声,我一到青岛,就听人说她的实力超强,技巧精湛,音色很美,决赛时听她的演奏,果然名不虚传。这个身体健壮的女孩子拉琴绝对让人着迷,她的演奏气质和艺术韵味与众不同,同是萨拉萨蒂的《卡门主题幻想曲》,与李泽宇的“飘逸帅气”相比,她的演奏则显得声音极扎实,像是用大提琴演奏的一般。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她的演奏更具深厚的功力,激情的技术发挥、细腻的抒情歌唱,豪放的“即兴”表现,使得整首乐曲的音乐光辉灿烂,色彩缤纷。张安迪拉的西贝柳斯协奏曲使我想起了小提琴大师文格洛夫,虽不能直接相比,但却有着源之于他的某种气质。
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为青年组一等奖获奖者张安迪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