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组第二名获得者何畅是一位年满22岁的姑娘,在全部参赛选手中是年龄较大的,她是童卫东教授的学生。就是这位长得清秀漂亮的姑娘,在决赛中似一匹“黑马”杀出,她以极佳的现场发挥和扎实的功力,与张安迪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她先于张安迪出场),以致人们难以评判和猜测她们之间的伯仲之分。说实话,何畅在复赛阶段的演奏并未令我震惊,当时只觉得她演奏规范、技术精细,但仍有些“温”,没想到决赛时的何畅竟然将竞技状态调整到超水平,她演奏的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三乐章,无论从声音、技巧还是音乐上看,都做得非常到位和精湛,更可贵的是,她演奏的维尼亚夫斯基《原主题与变奏》似万花筒般丰富,其技术的精确和抒情的完美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最后,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青年组第三名获得者张妤箐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她是魏韵和郑石生教授的学生。张妤箐的特点是规范和严整,演奏中难觅扣分的地方,应该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演奏者,这样的选手在比赛中多以稳健取胜。张妤箐在决赛中演奏的是柴科夫斯基《谐谑圆舞曲》和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她给我的感觉是相当温和,技巧上富余,音乐上正常,但却缺乏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才气,与张安迪拉的“西贝”相比,她的演奏太过平淡,还有不少的学生气存在,而与何畅、李泽宇、张金茹等人相比,她的演奏也缺乏明星般的闪光亮点。依我个人的印象和感受,同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选手,获得青年组第四名的倪惠丰和获得青年组第五名的唐韵,都应是第三名的合适人选。而张妤箐的名次倒是应该排列第五。不过我的观点纯属个人之见,不代表评委的看法。
金银铜外的激烈之争
本次比赛与其说是众星捧月,倒不如说是群雄并起。参加第三轮决赛的青少年组各10名选手,每一位都有着相当的实力,大家努力拼搏,均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少年组第四名汤杰明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他是一位12岁的小男孩,师从于老教授赵薇。决赛时他演奏的是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和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三乐章。汤杰明站在台上完全是个儿童,但拉起琴来却十分老到,他的特点是基本功扎实,演奏规范顺畅,无论是抒情段落还是技巧段落,他都能平静、自如、松弛地应对,很有大气的成熟气质。
少年组第五名张李峻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他的老师是王泓教授,这个孩子拉琴很有气势,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和维尼亚夫斯基《D大调波兰舞曲》都演奏得娴熟流畅,只是感觉声音有些发“紧”,音乐上人工雕琢过多,缺乏自然的流露和平和的处理。
少年组第六名王温迪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比汤杰明更像未成年的儿童。这个小女孩由于有事先行决赛,故我没能看到她的演奏,所以无从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