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之后的深刻体会
本届全国小提琴比赛是一次水平颇高的比赛,参赛的各地选手在整体上显示出了突出的进步,一些顶尖级选手已完全具备了世界一流的实力。以我的观察来看,我国专业小提琴演奏的后备力量十分雄厚,青少年演奏人才的能力与过去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尽管目前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可以说,整个小提琴演奏体系的艺术积淀已相当丰厚,随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假以时日,定会在此方面产生出翻天覆地的根本改变。通过本届比赛的决赛,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体系是成才的关键
在本届小提琴比赛中,优秀的尖子选手都得益于名师的教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青年组第一、二名都曾是林耀基教授的高徒,从她们身上能够看得出这位小提琴教育大师所留下的深深印迹。尽管林教授的早逝给中国小提琴教育和演奏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他几十年辛勤奋斗的结果却形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小提琴教学体系,而这个体系又是以世界领先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的。因此,林耀基教授所留下的巨大影响力,必将在中国小提琴教育领域中得到继续的发扬光大,如今,他的学生谢楠教授和童卫东教授已接过了班,而张安迪、何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也极好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真正期待着中央音乐学院的“林氏弟子”们,能够沿着林教授所开创的科学教学体系继续前进,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开拓、发展和创新。就此而言,薛伟、柴亮、谢楠、童卫东等人都将挑起沉重的担子。
本届比赛少年组前三名的表现非常抢眼,为此,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成就更加受人重视起来。第一名李泽宇和第三名石小玄都是年轻教授方蕾的学生,身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的方蕾教授,上届比赛就给人们带来了她的一位天才学生高天阳,这次又将李泽宇和石小玄“隆重推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她的学生成材率如此之高?为什么她的学生能够那样挥洒自如和富有个性?我的观点是,方蕾本人一定拥有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她的方法是最有价值和吸引力的,这一点值得全体同行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老教授郑石生,多年来始终坚持在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阵地上,是一位永葆青春式的人物,。此次他的学生张金茹荣获少年组第二名,充分证明了郑教授出色而又高明的教学方法,此外,俞丽拿、魏韵、黄晨星等一批老中青教授,亦是使上海音乐学院能够造就出杰出人才的功勋人物,他们教学上的成功,都是依附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