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组第四名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倪惠丰,她受教于黄晨星教授。这位瘦小的姑娘已经20周岁,是参赛选手中年龄较大的,因此她的演奏在技巧与音乐上都有着与其年龄相仿的成熟感。倪惠丰决赛中演奏的是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和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她的演奏干净利索,艺术规格很高,只是比起张安迪与何畅,缺乏独具一格且令人瞠目的特点。
青年组第五名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唐韵,她是俞丽拿教授的学生。唐韵第七届比赛获得少年组第五名,第八届比赛获得少年组第四名,本届参加青年组比赛,已是一位“三朝元老”的选手。决赛中她演奏的是恩斯特《奥赛罗幻想曲》和埃尔加《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唐韵的演奏功力很强,音色和技巧的控制及表现力也不错,然演奏上过“温”,音乐上过“涩”是她的弱点,恩斯特的作品技巧性强但音乐上平淡,埃尔加协奏曲音乐上繁复而略显古怪,这样的曲目选择也多少对她的发挥带来了不利。
青年组第六名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李芙蓉,她是张提教授的学生。李芙蓉上届比赛即获得青年组第六名,今年亦获得了相同的名次,这位19岁的姑娘决赛时演奏的是瓦克斯曼《卡门主题幻想曲》和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她的演奏有着一气呵成的贯通感,亦有着对比细腻的音乐层次,然音色的尖刺和技巧的粗糙给人们带来了不悦之感。另外,曲目选择上的过难过重,则令她的演奏有着“不堪重负”之感。
除了名次奖获得者外,余下的演奏奖获得者亦有一些令人惊喜的例子,这里面,地方院校的个别选手发挥出了上佳的能力,他们在证实自己实力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奋力追赶中央和上海两大院校水平的信心和实际行动。例如少年组的党华莉、任瑞琪、郭子凌,青年组的莫婷婷、冯继霆,他们的表现都有着可圈可点之处。
然而,尽管这些选手都有着令人倍加欣赏的优点,但比起金银铜奖的获得者,他们在演奏技艺、艺术素养、临场经验上都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例如: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的冯继霆,上届比赛即作为少年组的选手获得了优秀演奏奖,此次参加青年组比赛,技巧和音乐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决赛时却由于艺术修养和临场经验上的问题给人以“蛇头虎尾”之感,先拉的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音乐风格不对,过“猛”过“野”,失去了乐曲中抒情风格的甜美感和整体上的均衡性,接下来拉的维尼亚夫斯基《浮士德幻想曲》却很出色,技巧和音乐都很吸引人。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党华莉有着很好的音乐感和均衡的技巧能力,但亦不能给人以始终如一的良好印象,此外,她持琴过低,视觉上不佳不算,还影响了声音的质量。武汉音乐学院附中任瑞琪的演奏很有亲切感,先天条件十分出色,但技巧与音乐上都有过“拘”之感,缺乏应有的幅度变化和大气风格。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的郭子凌虽有一定实力和才能,但比赛中感觉她的能力已尽,实难有超水平的驾驭奇迹出现。此外,莫婷婷、田博阳、张可涵、沈可依等,都有着各自的演奏优势和演奏缺陷,在此并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