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少而精、标准化
这里所述,是指教材及要达到的目的。 在这一阶段,所有的二胡曲都可以在教学中用来训练,但无目的地选择训练曲目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所以,必须坚持在选用教材时要少而精。 所谓“精",就是要选用那些有代表性、有训练价值、能举一反三的教材。用少而精且质量高的典型教材训练,学生就能学到较深的知识,练出较扎实的工夫,也能培养出多方面的主动适应能力。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训练中和训练后要达到的目的。选了好的教材,还必须要完成教材的高标准。这个所谓的高标准,针对教师来说,就是必须掌握其具体的全面功能及形象,并能给予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如果不给予全面具体的功能及其形象,学生在大脑中就没有调节加工的内容,就学不到具体的知识及技能。只有好的教材,没有在教材训练后达到较高的技术及艺术标准,教学质量是高不了的。 达到标准化的关键,是教师本身要具备较高水平的技术及艺术表达能力,并能形象地给予学生。还要具备有较高水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达到一点即懂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技艺的创造能力,并善于将这一发现融化于标准之中。÷
3.精雕细刻、千锤百炼
这是指在已明确了教材要达到的技术与艺术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地达到技术与艺术的高标准,并练就扎实的功夫。 在教学中,训练应该像雕刻家雕刻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一刀一刀地细致雕琢,使其达到精美程度。同样,对教学曲目的训练,也应该一字一句、一手一势地进行雕琢,使其尽可能完美。千锤百炼,使其更趋精美。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功夫在身,牢记在心、举一反三,永远不忘。
4.过河架桥
“过河架桥"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是用来比喻在教学中,学生要标准地学到知识及技能,教师使其懂得掌握技术与艺术标准的方法。也就是要使学生过河,教师要给其或使其架桥之道理。 学生要学习某种技术或艺术表现方法,就比作要过河。教师就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就比作架桥,使其能顺利地通过。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懂得“架桥"的原理及方法,而且“桥”还要"架”得规矩准确,原则还是“过”不了“河”的。有的演奏家,本身的技艺水平还比较高,但就是教不好学生,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懂得这个原理及方法。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