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1月26日消息 西山路小区73岁的王玉法,是位京胡收藏爱好者。由于平时喜欢京剧和拉京胡,爱屋及乌,对京胡的收藏也很痴迷。王老家中珍藏了许多名师、大家制作或者使用过的京胡,有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喜欢琢磨木制品曾专门拜师学做京胡
25日下午,记者在西山路小区见到了王老。王老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在厂子里专做木模型,后来,还做过更为精细的沙盘里的小道具等模具。也许是长期的手工艺制作培养了自己的兴趣,他对木制品很喜欢琢磨研究,也擅长制作木制品。
当时王老工作的厂子附近有家制作京胡的作坊,每到周末,在工友们都去休息和游玩的时候,他都一头扎进作坊里,拜师学艺,将自己的业余时间花在学做京胡上。很快,他的制作水平就超出“业余”水平,就连专门制作京胡的人员也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
喜欢收藏京胡家里有40多把“宝贝”
受当时一些戏班和业余京剧爱好者的影响,王老也迷上京剧,除了唱一段之外,尤其对京剧演唱中必不可少的乐器———京胡产生了浓厚兴趣。有时候,他会特地跑到人家的戏班里去听戏和观摩“专业人士”如何演奏京胡。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