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琵琶 > 资讯中心 > 人物动态 > “浦东派”琵琶第六代宗师林石城(二)

“浦东派”琵琶第六代宗师林石城(二)

分享到 |
日期:2011-1-30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韩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林石城(1922年3月3日—2005年12月6日),1922年3月3日出生于上海南汇县横沔镇西乡。新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奠基人,杰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理论家,著名琵琶演奏家、编曲作曲家,中国琵琶“浦东派”第六代宗师。生前为中央音乐学院资深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琵琶研究会会长。   林石城出生于中医世家,同时也是精通琵琶演奏的音乐世家。他自幼受江南民间音乐熏染陶冶,6岁时开始跟父亲学习演奏琵琶、二胡、三弦、扬琴、京胡、箫等乐器,12岁时已对江南丝竹著名的传统八大曲熟于心、吟于口,能与人合奏《欢乐歌》、《慢三六》等乐曲。   1942年,林石城从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后,正式拜近代著名琵琶流派“浦东派”大家沈浩初为师,因此,他成为“浦东派”第六代正宗嫡派传人,从其学习传统大套曲目,刻苦钻研,尽得“浦东派”精华,将传统技法发挥到极致。同时,他在沈浩初的鼓励下,先后向“平湖派”吴梦飞、“崇明派”樊少云、“汪派”汪昱庭学习,与杨少彝、孙裕德等人有着良好的琴谊,博采众长而不拘于一宗,创造性地将抚、滚伏四条弦、拖滚四条弦、弦数变化、人工泛音等融入自己的表演中。他在艺术表现和

  林石城致力于提高琵琶制作水平,制定统一制作样式和标准,认为民族乐器的制作应该由演奏者和乐器制作者共同完成,并在这方面有精深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制作实践经验,后来撰写了《琵琶制作》(与高占春合作)一书,是全国鉴定琵琶制作技艺的首屈一指的权威。

  在50年代末,林石城已经规划出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琵琶乃至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蓝图,年富力强的他本该进入事业的全盛期,但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恶化,他的事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生活也历经磨难。

  1960年,他因所谓历史问题被停职审查,离开了教学岗位。1963年,他举家迁回上海,生活日益困顿。在艰难贫困中,林石城先生从未放弃对民族声乐艺术的追求,在赤贫之中忍着关节炎发作的巨痛,在极低劣的纸张上整理编撰先师沈浩初的《养正轩琵琶谱》,历经艰辛促成此书的出版,并将所得稿费全给了沈浩初的遗孀。期间,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整理记写了《养正轩琵琶谱》、《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等传统乐曲的演奏谱,进行了他人难以替代的抢救工作。他还到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四川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校等院校任教,直到1979年,他回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1987年,在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中,他指导的中央音乐学院丝竹组荣获5项冠军。1992年,在第二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中,他指导的中央音乐学院丝竹组又荣获演奏奖第一名。

  2003年春林石城患病后,右手一度麻痹,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毅力进行康复练习,又恢复了演奏水平,后来到台湾演出,同样获得了圆满成功。生命不息,弹奏不止,用他的话说,“如不能弹琴我愿死!”

  林石城还受聘为中国老年人物研究会音乐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南音学会理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北京民族乐器厂、中国珠海金声乐器厂、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香港宏光国乐团的顾问,浙江江南丝竹社顾问。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林石城视传统为珍宝,视师承为根基,他不遗余力地收集整理传统琵琶曲谱,特别强调“原汁原味”,坚决反对任意改谱的不良风气。他在教学中对琵琶流派全面兼顾融会贯通,打破了一门一派的局限。刘德海先生曾感慨地说,是林师的全面兼顾的良好教学让他逐步踏入琵琶之门。林石城是使琵琶艺术和民族声乐真正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也是丝竹合奏的奠基人。

  林石城既有高超的演奏技艺,广博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全面的学科理论知识,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又有高尚的人品,超常的亲和力、号召力,海洋般宽广的胸怀,忍辱负重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

  林石城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平时沉默寡言,但给学生上课时总是不厌其烦,直到高龄还会针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细小错误亲自示范,为学生的演出准备乐器。对自己的儿子林嘉庆,他却很少辅导,总是说:“你天天听,还用我亲自给你上课?”他有教无类,许多人登门拜访后就成为他的学生。学生们也对他无比爱戴和崇敬,在困难年月,叶绪然向他求学时,他不收取任何费用,叶绪然就在寒冷的冬天排队到深夜,买一包花生送给老师,作为报答。师生间浓厚的情谊,真是胜过了父子。

  林石城毕生致力于创立区别于西洋音乐体系的中国民族声乐体系,提出了“大中国琵琶学派”的美学理念,把它作为一生追求奋斗的目标。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先后培养出叶绪然、刘德海、李国魂、邝宇忠、陈泽民、吴俊生、程俊民、潘亚伯、李文英、徐正音、吴葆娟、林嘉庆、周丽娟、郝贻凡、曲文军、吴蛮、章红艳等一大批当今琵琶艺术事业的中坚力量,成为我国现、当代琵琶界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二胡艺术家舒希 “美丽星期天”开音乐会2014-12-3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中国音乐学院琵琶考级

主  讲:孙文婷

立即试听

中国音乐学院琵琶考级

主  讲:孙文婷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章红艳琵琶音乐季之一视频集
  • 章红艳:坚守音乐品质 提升听众
  • 2011章红艳琵琶音乐季完美落幕图集
  • 章红艳2011琵琶音乐季新闻发布会举行
  •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获奖名单
  • 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少儿艺术节开幕

热门标签

关于琵琶琵琶面板琵琶演奏章红艳琵章红艳:2011章红章红艳20第八届中

教材教辅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数:137页

isbn:9787515313511

购买价:58元

  •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 全国琵琶演奏(业余)考级作品

乐器

月琴

  月琴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   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

琵琶的发展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 --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