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只是手段 音乐是最终目的
为推广流行钢琴音乐在国内的普及,陈一新与CASIO电子乐器展开合作,参与各地的讲学和论坛活动,着力推广电钢琴音乐文化。说起与CASIO电子钢琴结缘,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一新就开始应用CASIO CZ合成器系列产品在录音棚迸行创作,演出、教学和后期创作,该产品皆可胜任,产品性价比不错,陈一新说自己这款合成器陪伴了自己有20年。机缘巧合,陈一新在一次讲座中再度遇到CASIO合成器的工程技师,他们对陈一新的音乐理念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首先,我的作品是大众耳熟能详的,非学院派的作品,与大众保持着最近的距离。”陈一新说,CASIO的总裁听闻后,积极与陈一新进行沟通和联系,意在在内地市场推广电钢琴音乐文化。
“在我国,不少琴童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多是半途而废,很难在传统钢琴的独奏上取得长足进歩。但数码钢琴不同,乐器本身兼具的MIDI接口可与电脑对接,学生通过音乐软件的学习,通过后期的制作与合成,同样可在人机互动中实现音乐的梦想。”陈一新说,在日本,有不少后期制作人才,演奏功底虽然不高,但他们驾驭了音乐软件的后期制作功能,同样能制作出颇具创意的音乐作品。包括电钢琴自带的节拍器,可以很好的训练人的音乐速度感。乐器的录音功能,可以使人们在演奏后进行复听,对自己弹奏的问题进行修正,这些都是传统钢琴所不具备的。
对于社会大众,不存在传统钢琴和数码钢琴键感的差异问题,在业余钢琴学习领域,这种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如同摄影艺术,就算给你佳能和尼康顶级的设备,如果你不懂得摄影理论和实践知识,那你也不可能拍出佳作。乐器只是一种工具,大众学习音乐最终目的是分享快乐,陶冶情操。在著名歌唱家王洁石的音乐会伴奏中,陈一新选择的依然是CASIO飘韵合成器。他说过于强调器材,并不利于音乐的普及和传播。他用自己的音乐行动,增强了钢琴爱好者对数码钢琴的信心。大众更多关注的是具有感染力的音乐,而不是器材本身。
“对于儿童教育,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玩音乐的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不断对音乐产生兴趣。在我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有一位家长是位音响发烧友,他的孩子对音乐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陈一新说,数码钢琴在保持传统钢琴设计原理的基础之上,音色多样并且具有可扩展的无限潜力。音色直观,辅助功能多样,价格便宜。其中音色的直观性对于学习钢琴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在传统钢琴教学中,钢琴的音色单调,色彩抽象是钢琴教学史上一直最为困惑而无法解决的难题。犹如彩画和素描的关系。为了使学生的演奏带有表情的变化和色彩的差异,钢琴教师们想尽办法来模拟自然界,人声或交响色彩来启发学生,但实际教学中确难以实现,然而这些又和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的个人素养紧紧相关,所以使得钢琴艺术教学难度倍增。因此成为钢琴教学史上一个重大难题。钢琴教学,尤其是业余教育,技巧训练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把抽象的表达赋予无限的色彩和表情的想象。这也是艺术本质上的追求,也同样是业余爱好者的兴趣所在。而业余教育一定要坚持以兴趣来搭建教学平台,使学生自然情愿地从中受到艺术审美的熏陶和培训。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这是教育规律。而数码钢琴的设计恰恰彻底解决了音色直观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各种特定的音色,配合相应的乐器演奏法或人声演唱法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说数码钢琴有什么自身独特表现力和演奏法?我们可以说在数码钢琴上学生可以学到所有乐器不同的演奏法,这本身就是音乐素质提高的强有力的体现。数码钢琴的出现在钢琴技术表达与艺术想象力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这也是我们的数码钢琴考级教育拥有的巨大教育空间和潜力之所在。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