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传承和发展的新尝试——以平果壮族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成功融合为例
录入时间:2011/12/31 16:07: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哈嘹乐队的创新并非无根之木,而是基于对壮族原生态音乐充分吸收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改造和创造。他们的歌曲绝大多数都是用壮语和汉语混合演唱,从演唱形式来看,继承了传统嘹歌男女混声的多声部民歌唱法,多采取男声主唱,女声伴唱的形式;同时将抒情嘹亮的唱腔,与吉他、贝斯结合现代配器手法的运用,不仅展现了广西壮族原生态音乐的味道,更充分体现了原生态民歌和时尚音乐的融合之美。
结语:
事物都是随着历史发展在前进,原生态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才有出路。哈嘹乐队这种充满时尚元素的演唱风格,在保持了原生态音乐的原始味道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音乐语言。他们把原生态的“嘹歌”表现得更为丰满、更为时尚,更为动听,从而提升了壮族“嘹歌”的音乐欣赏性,是有利于我们壮族原生态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如今在这支“哈缭乐队”的带动下,广西平果原生态的“嘹歌”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并已经成为了壮族音乐的又一张亮丽的名片。正如广西平果县嘹歌专家农敏坚先生所说的:“‘哈嘹'(指哈喻乐队,也指他们代表的音乐风格)能走多远,平果‘嘹歌’就能走多远”。笔者认为:现在将原生态民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合不仅是一种手段与方式,更是代表了一种原生态民歌传承和发展的方向。我们不希望在这条壮族音乐道路上仅产生一个“哈嘹乐队”,我们期待着有更多“嘹歌乐队”的出现,用多元化的形式来传承发展壮族原生态音乐文化。
注释:
① “哈嘹组合”是由“哈嘹乐队”的核心成员赵羽和莫掩策加四个伴唱女孩组成参加青歌赛的参赛队伍。
② 当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乐器,用陶烧制而成故称陶鼓,又因形如蜂腰故又称蜂鼓,最初是当地师公做道场时使用因此也称作师鼓。
③嘹歌中的代表曲目,曲调悠扬,歌词押腰脚韵,韵律十足,2009 年7月被民歌中国栏目作为壮族嘹歌的代表收录进民歌博物馆。
④ 平果的歌圩从时间上可分为白天的日歌圩和晚上的夜歌圩。
⑤ 嘹歌歌圩对歌格式上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套歌,归纳起来叫歌圩十唱分别是:浪歌、和歌、初会歌、盘问歌、甜歌、赠物定情歌、山盟海誓歌、分别歌、相约再会歌、思念歌。
⑥ 嘹歌曲调的一种,因传唱于平果县海城乡那海一带而得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11]北京:新华社2005.12. 22
[2]郑超雄,壮族《嘹歌》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J].广西民族研究,2005, ( 1):94,
[3]覃彩銮.论壮族嘹歌的艺术美学价值——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六[J].广西民族研究,2005,(3):111
[4]蒋林.CCTV青歌奖广西选拔赛落幕专家为广西歌手把脉支招[J]广西日报,2010-1-24
[5]北僚平果嘹歌伴唱《月亮》
(编辑/石磊)
第五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