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诚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 副教授)
内容摘要:
马秋华教授是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寻师,所教学生有近百名在国际、国内声乐大赛中获奖,其中不乏只能更多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歌星和歌唱家。“民族声乐发展应走一条符合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个性化之路”,是其教学理念,是对前辈们共创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拓展。体现了当今的文化价值观,从其教学理念的理论层面的解读研究,对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有提点与指导性的意义。
关键词:马秋华 教学理念 多元文化 个性化
教学理念是教育者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既是教育者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也是教育者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引。教学理念不是单纯的理论,更是一种对于教学的执着信念。马秋华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归结起来就是:继承了前辈们提炼出来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情趣的中国民族声乐体系的基础上,她创造性地走出了另一条道路,一条符合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个性化民族声乐发展之路。
马秋华教授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培育出了近百名优秀的学生,她们在国际、国内声乐大赛中屡获大奖,其中不乏众多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歌星和歌唱家。这一个个成功地教学范例,都是其教学理念顺应多元文化潮流和因材施教的有力论证。因此,从理论层面解读马秋华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念,对我国民族声乐事业和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有着提点与指导性的意义。
一、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的内涵
(一)概念解读
1、文化与音乐
"文化"这一个词,世界上不同时代的学者,就为它下过170多种定义。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也说明人们对同一概念的多种体验和理解。《辞海》给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机构。文化具有地域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通俗地说,"文化"意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代代相传的习得和传递方式。而音乐的意义是由其文化来界定和解说的,因此,学习任何一种音乐,没有对其文化的充分理解,是不可能掌握音乐的文化系统价值意义的。
中国著名音乐学家、音乐评论家陈鸿铎在上海音乐学院2010第二届音乐学术周之四的西方音乐研究的跨学科视野研讨交流会上说:“音乐作品不仅是一大片写在纸上的音符,也是作曲家对生活经历、精神状态、爱和恨的体验的一种表达,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一种客观反映。”这说明对音乐作品的演绎与研究不仅应该体现音乐的本体,还要体现音乐作品文化价值。音乐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