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曾师从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光华老师。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严格要求之下,您不仅在专业上飞速提升,并多次在民族器乐大赛中获取奖项,我们想知道,李老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为您量身定制了怎样的学习计划?
侯海琼:李光华老师作为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为琵琶界培养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因此,能够跟随李光华老师学习,也是一件令我倍感荣幸的事情。说起李光华老师,虽然他现在已是年过花甲,但老师的性格却一如以往热情、开朗,身上总带着一股特殊的精气神。生活中的李光华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但在专业上,却是一位对学生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老师,他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法相当灵活,绝非一板一眼,在指导琵琶演奏技巧的同时,李光华老师注重因材施教,不会用死板的框架来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另外,他还要求学生在重视琵琶演奏的基础上,还要博采众长,进而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记者:李光华老师在教学理念、方法、风格上,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侯海琼:跟随李光华老师学琴时,他对我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对于每首乐曲的每个细节,若是我演奏的不到位,他都绝不会放过,直到我掌握为止。当我在学习中遇到难题解决不了的时候,李光华老师会用点金之语,几句优美的比喻就把问题解决了,他要求学生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去领悟他的话,而不是让你按部就班的依葫芦画瓢,这样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在曲目的选择上,李光华老师会让我演奏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扩展了我的艺术视野。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对音色的要求特别高、特别讲究,不容有一点瑕疵。上课的时候,老师喜欢闭着眼睛听我演奏,若是我的演奏旋律优美,音质干净,他会陶醉;一旦音色不好,他就让我停下来找出毛病,李光华老师常说,音色要比速度更重要,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忽略了音色之美,速度靠刻苦是可以练出来的,但是音色不行。老师对我音色的严格要求,至今仍令我受益匪浅。此外,李老师教授专业课的方法特别灵活,他不会要求学生去刻意模仿他或者任何一位演奏家,他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都不相同,手指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软有硬等等,根据不同的条件去寻找它的最正确触弦方式和发音方式,而不要循规蹈矩。在学习中,李光华老师还要求我博采众长,对于演奏的每一首作品,他会建议我去听多位演奏家的演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来丰富自己的演奏。可以说,李老师是一位智者,对每一位学生的演奏特点、优劣势都了如指掌,他很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从而因材施教,因此,他的学生的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演奏风格与艺术个性。
记者:2006年,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修琵琶专业,师从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黑连仲老师至今。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黑连仲老师不仅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琵琶演奏人才,更撰写、发表了《琵琶教学整体意识》等多篇论文、文章,且他创作的琵琶独奏、重奏与协奏曲,也被选为各地音乐学院琵琶专业列为必修曲目。跟随这样一位兼具研究型与创作型的老师学习,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侯海琼:跟随黑连仲老师学习多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演奏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对乐曲理解能力的提高。黑连仲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很善于钻研,研究什么样的指法运行能最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并自己编写了很多首琵琶练习曲,对青少年的基本功的训练很有帮助,从而为以后演奏乐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黑连仲老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他在教授乐曲之前,会告诉我们乐曲的背景故事与要表达的情感,对于我们理解乐曲、演奏乐曲和情感表达都有很大的帮助。跟随黑老师学习过程中,他说过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要想学琴,先学做人。”这句话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其实,学琴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琴音是一种语言,你的演奏能够表达出你的为人,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必须先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再成为一位优秀的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