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人物动态 >> 汤沐海:从卡拉扬身上学到音乐的真谛

指挥家汤沐海:从卡拉扬身上学到音乐的真谛
录入时间:2012/3/24 0:44: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1949年出生于上海,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之子。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后进入慕尼黑音乐学院大师班深造。在柏林跟随指挥大师卡拉扬学习两年,还曾在美国坦戈伍德音乐中心,在小泽征尔指导下担任指挥。曾担任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的助理。1983年,受卡拉扬之邀,指挥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从此奠定了他指挥艺术驰骋世界乐坛的基础。此后,他不仅多次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而且还相继指挥了许多世界著名乐团。1997年他指挥了中国作曲家瞿小松的歌剧《命若琴弦》在布鲁塞尔国际音乐节上的首演,1999年他指挥法国莱茵歌剧院在上海大剧院成功地公演了歌剧《漂泊的荷兰人》。2002年,他成为芬兰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这是进入新世纪继2000年小泽征尔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之后,又一位亚裔指挥家,也是第一位华人指挥家进入欧洲国家级歌剧院担任首席指挥。2009年他被聘为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

  印象:好的音乐能让人心动

  3月9日下午,当我走进天津音乐厅的时候,汤沐海正在排练笛子与乐队的乐曲《二凡》,音乐的魔力就是这样,刚才我还为赶路在拥堵不堪的车流中焦灼浮躁,坐进音乐厅,当笛子的乐音响起来的时候,我感到心仿佛被什么抓住,丝丝幽咽,缕缕悲情,浓浓的江南丝竹有如春雨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这时,我开始注意正在台上指挥排练的汤沐海,在这依然寒冷的初春时节,乐手们全穿着外套或毛衣,而他却只穿一件黑色的短袖T恤衫,可见沉浸在音乐中的他是何等“沸腾”。虽然他留给我的只是一个背影,但随着音乐的推进,我相信我听到了他的心声。在他的指挥下,众小提琴奏出了柔缓的旋律,衬托着笛子明亮的音色,然后是低音大提琴浑厚的低音加入,单一的笛声便立体起来。一段舒缓的节奏之后是一段快板,然后小号、圆号等管乐齐鸣,由弱渐强,终于汇成壮阔的交响……音乐声中,我仿佛看到一幅巨大的中国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山一重,水一重,山峦叠翠,碧水悠悠。乡间的水田,田间的水牛,牛背上吹着竹笛的牧童……由笛子这种中国民族乐器吹奏出来的独有音色,激起了我心中清波荡漾的水乡情怀。

  与正式演出不同,排练中的汤沐海坐在指挥台上的一把高凳上,边指挥边唱出乐曲的旋律,时而跳下来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仿佛在舞蹈。下面要排练的是一首二胡与乐队的交响乐《穆桂英挂帅》,女乐手拉响了二胡,一个颤音,立刻就把听众带进中国人独有的情感天空,然后由众小提琴拉出戏曲唱腔般的韵味和节奏。“要像说话!是你在说!”汤沐海对乐手们说道。然后整个乐队奏响宏大的交响,仿佛在讲述那段我们熟悉的穆桂英的故事。

  终于排练完了,我跟随汤沐海来到了位于后台的“指挥休息室”。比之前约定的采访时间推迟了30多分钟。有些疲惫的汤沐海边走边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原本说好,为了表示对记者的尊重,他要回宾馆洗个澡、换件衣服再接受采访,然而现在时间上已经不允许他这么从容了。我不得不有些不近人情地立刻开始采访,疲惫的他只好斜靠在沙发上,打起精神回答我的问题。聊着聊着,似乎是音乐让他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他再度燃起激情,谈起他的音乐人生和他对音乐永无止境地探索与追求。

  汤沐海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汤晓丹是国内知名的大导演,被我们熟知的电影《红日》《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等都是他的杰作。母亲蓝为洁既是上影厂的剪辑师,还是一位专为丈夫和儿子写书的作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汤沐海从小就显示出极大的艺术天赋,他可以随意地把收音机里的音乐唱出来。在他6岁时,母亲就为他买了一架钢琴,他开始在音乐中结识莫扎特、肖邦、贝多芬。除了弹别人的作品,童年的汤沐海还常常坐在钢琴前,随意地弹出一些心里想象的乐段。他还特别喜欢文学,用文字把很多想象的世界都写出来。童年的汤沐海跟着父亲看过很多电影,甚至上剧院看莎士比亚的话剧。他还跟随父亲到片场看如何拍电影,与当时很多大明星,像孙道临、王丹凤、张瑞芳等都非常熟悉。当有朋友问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当电影导演时,他不无遗憾地说,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不能自由选择职业的。虽然与电影导演失之交臂,但命运之神还是眷顾喜欢艺术的他,由于他钢琴、手风琴、小提琴样样拿得起来,1965年,中学尚未毕业的汤沐海就被新疆军区文工团一眼相中,成为一名文艺兵。

  然而,1970年,因为父亲的“问题”,汤沐海被迫离开部队,回上海当了一名工人。当时家里一件乐器也没有了,汤沐海永远不会忘记,母亲为了攒钱给他买手风琴,每天只吃一分钱漂着两根菜叶子的酱油汤就米饭。把所有的钱都省下来,攒了很长时间才攒够。琴到了的时候,要到火车站去取,取了琴就没有坐车的钱了,他就背着琴从上海的北站一直走回家,那么远的路程一步一步走来,就像他将要面对的漫长人生。

  后来,他读了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与指挥专业,再后来他有幸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艺术留学生,到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读大师班,并传奇般地成为著名指挥大师卡拉扬的学生还受邀指挥了柏林爱乐乐团。从此,汤沐海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指挥新秀,那些年他不仅成了伯恩斯坦的助理,还参加了小泽征尔的大师班,豪情万丈地开始了他的指挥家生涯,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上大显身手。

  采访时我问他:“您走到今天,已经指挥过世界上那么多的知名乐团,那么多的乐曲,上过世界各地的舞台,对音乐还有一种迷恋在吗?”他笑着说:“那当然。迷恋只会越来越深。愿望会更强烈。因为音乐让你永远在接近真理。什么是真正的音乐?怎么来表达音乐?艺术家永远都在探索,这是没有止境的。一直到死的那天,哪怕你的体力不行了,但你的灵魂还一直在寻找,好的音乐一定是能够打动观众心灵的!”

  多少年来,汤沐海正是以对音乐的无比热爱来打动观众的,他所到之处,都在观众心中掀起激情的波澜。有人评论说,他把中国人对音乐的领悟力,神奇地融化在对音乐的演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