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系师资队伍业务精干,素质过硬。现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5人。95% 以上的俄语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50%。俄语系常年聘有俄罗斯、阿拉伯国家、意大利专家为学生授课。孙玉华教授享有全国首届“百名教学名师”荣誉称号;“高级俄语综合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该门课程与“基础俄语综合课”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俄语综合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 年,俄语专业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示范专业。
俄语系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俄罗斯、埃及、突尼斯、意大利二十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大批学生出国留学。近年来,俄语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办学层次,促进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训练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各级、各类专业大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学生曾多次作为志愿者参加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0上海世博会、俄罗斯中小学生来华夏令营及其他省市组织的大型活动,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法语系
法语专业始建于1973年,是东北地区创建法语专业最早的教学单位,是全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具有法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法语系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熟练掌握法语,具有一定国际经济贸易、科技知识,法语国家知识,有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外事、外经、外贸、对外文化交流和教学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的法语合格人才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坚持积极开辟和创建国际化办学特色新路,全面推进法语系特色专业的建设。
目前法语专业在校本科生有524人,研究生32人。法语专业现有法语语言文化、法语国际贸易、法英复语、法语高级翻译四个专业方向。多年来,法语系始终坚持在强化法语基础教学水平的同时重视不断扩展学生的英语以及相关的知识,通过本科四年的高标准、严要求的系统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听、说、读、写、译,较高的法语水平,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具有社会竞争力,达到国际性、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
法语专业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助教3人,常年聘任外教2至3人,教师中有2人具有博士学位,有15人具有硕士学位。法语系教师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师资队伍建设完全能够满足法语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项事业的需要。多年来法语专业教师中先后有40人次赴法国、加拿大进修学习,攻读博士学位和短期讲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加强,教学效果显著。
1986年以来法语专业创建了国际交流与国际化办学的新路。与法国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如法国勒.阿弗尔大学、里昂二大、里尔三大、蒙彼利埃三大等。1999年实现了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1+1,研究生1+1+1的国际化办学的新路。2006年开始又实行了新的联合办学培养模式——2+2,即学生先在国内学习二年,强化语言基础,三、四年级到法国大学学习两年,学习法语语言及相关专业,了解法国社会文化,提高法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法语系一直重视对外交流,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法国留学生来我院学习汉语,邀请法国留学生参与法语系学生举行各种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文化类活动,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法语系重视课程建设,合理制定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法语本科开设的课程有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阅读、法语写作、笔译、口译、视听说、法国文学史、法国文学作品选读、法国概况、魁北克语言文化、法语文体学、法语词汇学、高级法语语法、法语报刊选读、经贸法语、外贸口语、外贸函电、跨文化企业管理、外贸专题讲座、科技阅读、翻译导论、翻译赏析、科技翻译(法译汉)、文学翻译(法汉互译)、外贸翻译(法汉互译)、外事翻译(法汉互译)等。
法语系在本科法语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基本上具备扎实的法语基本理论知识和语言的基本技能。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