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歌剧,这里最近还可以看到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到访的信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演出《安娜·卡列尼娜》、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上演《天鹅湖》的消息。还有小提琴大师安妮—索菲·穆特、吉顿·克莱默等组成的首届天津国际室内乐音乐节;而天津歌剧院交响乐团则推出自己的第一个乐季“贝多芬全集”,演出了贝多芬的多部名作。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周小静在一篇名为“艺术之光照亮天津”的文章中激情洋溢地说道:过去天津人要想看到世界一流的演出,只能去北京,如今各地把关注焦点转向了天津,因为这里的音响效果是一流的,更因为来这里登台表演的是国际上名头响亮的优秀团体,以至于很多人乘高铁、打“飞的”专程到天津来观看。天津大剧院亮了,天津文化中心亮了,天津亮了!
天津演出市场亮了的原因,得益于天津大剧院和音乐厅的管理与经营。他们没有让剧场沦为空壳,而是利用这些一流设施请来了国际一流的团体和名家,撑起了高雅艺术的舞台,进而撑起了天津演出市场的格调和品位,带动了天津人的欣赏兴趣,吸引了周边省市的客流。天津大剧院总经理钱程还非常感激天津推出了《支持高端演出、高端展览和公益文化普及活动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由专家组审查通过的每年12场世界高端演出将得到政府50%的票价补贴,300元以下的票将不少于全场票的50%。这意味着在天津看世界顶级演出的观众只需支付票价的一半。
小城市的剧院,应该从哪里入手
河北省固安县紧邻北京大兴区,距离天安门仅50多公里,自从北京房价迅速上升后,这里紧随河北三河、香河而成为房地产商看中的地盘。一个个新楼盘拔地而起,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固安,而当地人也迅速进入了城镇化。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固安最先想到了文化建设,因为这里连文化馆都已经消失很多年了。
在固安县城中心,2012年刚落成的固安大剧院显得格外耀眼。外表典雅美观,内部设施完善,内有一座1200座的剧场和4个电影放映厅。政府为了能高效管理经营大剧院,专门与北京的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签约,委托后者管理。根据签约,固安大剧院每年至少要有60场剧场演出,其中A类演出不得低于10场。固安大剧院管理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别看当地距离北京很近,却与北京观众截然不同,不少居民表示,“宁肯花60元看电影,也不会花10元钱买票看演出。”电影最低票价60元,比一些舞台演出还贵,但当地人就是没有养成买票进剧场的习惯。
据固安大剧院负责人介绍,他们打算用3年时间先培育观众,从欣赏习惯、文明礼仪、文化品位开始,一步步提高。他们打算每年上演一到两台芭蕾舞、话剧、音乐剧、交响乐,让当地观众逐步接受高层次艺术的熏陶;同时,放下身段,引进河北梆子、京剧和相声,吸引中老年观众。固安大剧院还准备将大剧院建成一个艺术教育培训的中心,让大剧院从单一的演出功能走向多元的文化场所。
经济快速发展,一流文化设施落成,并不意味着当地居民的文化修养、欣赏习惯也能同步提升。后者是个渐进的过程,所用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要远远超过前者。这也是中国多数地区建成一流文化设施后普遍遇到的问题,固安大剧院分几步走的做法值得借鉴。
不少专家反映,我国多数剧院,一方面缺乏政府补贴和社会赞助,一方面又要保持与当地环境并不协调的剧场运营和维护,成本很高,以致经营起来举步维艰。他们呼吁,应该尽快制定剧场建设标准,规范剧场的类别、等级和功能,明确剧场在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设备配套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剧场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组建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各地剧院建设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向中西部剧场建设倾斜,根据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演艺市场实际需求,建设一些多用途的文化场地,有效服务于当地老百姓。他们还希望,根据剧场的演出质量和数量,对高雅艺术和公益演出给予财政补贴,建立政府补贴和市场经营相结合的投入保障机制;推动面向文化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支持剧场建设和文化事业。他们也期待已经建成的大剧院,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的剧院管理人才,扭转经营困境,让空壳变为繁荣文化的真正舞台。(人民日报/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