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人物动态 > 张学津: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三)

张学津: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三)

分享到 |
日期:2013-12-24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叶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张学津,生于1941年9月1日,卒于2012年12月21日,北京人,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长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当代最杰出的马派艺术继承者,上演了《赵氏孤儿》、《四进士》、《画龙点睛》等优秀剧目。   2013年12月20日上午,在张学津去世一周年之际,北京京剧院举行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追思会”。剧院领导,张学津家属、同事、弟子和专家学者缅怀其艺术、品德,共话马派艺术乃至京剧艺术传承、发展。本报特此刊发追思会发言摘要。   李恩杰(北京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北京京剧院院长):   张学津先生自1961年拜马连良先生为师以来,责无旁贷地扛起马派艺术的大旗,肩负重担,上演了大量马派经典,其排演的《画龙点睛》至今仍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剧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音配像”工程中,张学津先生以抱病之身,于1994年至2006年间,为马连良先生的58出剧目配像51出,为马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剧院和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

  张关正(戏曲理论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今天这个追思会不仅仅是对学津老师一个人的怀念,而是由此追溯到学津老师的恩师马连良先生,追溯到京剧艺术这样博大精深,就是靠这些流派,靠这些大艺术家创建的事业如何传承,这个传承不仅仅是几出戏,是全方位的。北京京剧院通过对张学津老师的追思,实际上是再次动员剧院要承担起京剧艺术的继承发扬,特别是马派艺术的传承这样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津老师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一句话就是“不教戏我活着干什么”。到临终前他认为最幸福的、能让他活下来的动力就是传授艺术。学津老师走了,艺术还要发展,怎么把马派艺术传承下去,这个担子自然就落到了朱强、杜鹏等几位身上。我们能不能像学津老师这样,心无旁骛、一心一意靠自己把马派艺术传下来,再传下去,我觉得值得好好思考、学习。

  金惠武(北京京剧院鼓师、京剧名家):

  我作为张学津的鼓师,从1983年他从上海归来就为他伴奏,将近30年,几乎参加了他全部的演出。

  张学津一生对京剧事业、对马派艺术表现出了无比的热爱、深深的执着,在和他多年的合作中,我在艺术上也受到他很多的感染。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我不断地了解他、理解他、学习他、支持他,在舞台上真心实意地合作,同时我们之间也建立起了演员、乐队之间深深的朋友的感情和友谊。重视合作、始终如一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唐义刚(戏迷):

  我从小就看他的戏,觉得他在台上很有光彩。在前几年的时候,我看学津先生最后几次演出,感觉他那个宋士杰真的是炉火纯青、已入化境了,感觉他就是宋士杰,特别自然,他在舞台上不是去演,是在舞台上生活。

  拿《赵氏孤儿》作为第一出传授剧目去教,我觉得这是学津老师对马派艺术传承上特别用心的地方,因为《赵氏孤儿》是马先生集大成的剧目,技术非常全面,这出戏拿下来以后,别的马派剧目相对来说就简单得多。把难题搁在前边,学津老师拿这个作为教学剧目有他的用意。

  李宏图(京剧名家):

  学津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为人处世。他在生活当中实际是个小孩脾气,非常率真、真诚,对艺术忘我地追求,为人没有杂念。北京京剧院的品质靠什么体现?靠真正的表演艺术家,真正执着追求的艺术家,也就是张老师这样的人。他一生没干别的,就是研究艺术,研究京剧,研究马派艺术,才使他在舞台上这么光彩照人。他给我们留下的除了艺术作品之外,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

  孟兆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学津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对事业、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个态度,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觉得他在台上台下都是德,比如他很关心基层工作;他尊老惜幼,很谦逊地向老先生学习。作为一个演员,他会打鼓,会操琴,尽他的力量在追求。这么一个表演艺术家很值得我们怀念,而且他也会永世流芳的。

  谈到追思会,我觉得从张学津又应该追到马先生,从马先生就应该追到北京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的传统要高标准地发扬,北京京剧院必须把目标定得很高,就是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复兴。对于京剧复兴,北京京剧院有不可推卸的作用。

  黄德华(京剧名家):

  他在舞台上那样光彩照人,但是他在生活当中历经坎坷。希望我们能把追思会变成一个承上启下的会议。我们剧院大厅里头有马先生的铜像,从我们领导那里已经重视到了传承的作用。我们今天能够把年轻人请来一块参加,大家的追思可以把这个变作一股力量。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做好一件事,就是真正把马派艺术、把京剧事业传承下去。

  姜亦珊(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学津老师从我2000年拜薛亚萍为师至去年他去世,一直给予我关怀和教导。每次见到学津老师,他都关切地问我在学什么戏,演出多不多,告诉我对待艺术一定要认真。他常说只有认真学、认真练,才能在演出时游刃有余,发挥自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