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有一段颜老的亲笔描述:“十三、四岁那年,有幸在本县平陆村看了八路军剧团演出的“血泪仇”,深受感动,非常向往,两年后年我参加贺龙中学。1947年12月,我被选调到一野二纵宣传队” ,“1948年,队里排演“白毛女”。起初让我饰演王大春,后看我会拉二胡,就让我参加了乐队伴奏,正式开始了我的音乐生涯。延安收复后,团里要我尝试着参加音乐创作,被领导评价为“曲调流畅”。这年我担任了音乐组组长,还兼任着小乐队指挥”。此后颜老自学了五线谱,学练了钢琴和电子琴,在文工团近40年时间里,音乐创作如虎添翼,精品佳作不断推出。
1983年,颜老调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职创作。她一边创作精品歌曲,一边为推动群众歌咏、培养青年歌手奔走呼吁,默默奉献。
1987年,已经正式离休,马上“奔六”的颜老做出了个惊人选择——用四年时间,学习中国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新疆函授)的全部课程,并且顺利毕业。颜老晚年求学、执着认真的态度,令所有在读学生、任课老师(也包括我)印象深刻,极为敬佩。
四年学习果然有效果,颜老出现了音乐创作生涯的“三多现象” —— 一是开始涉足影视剧多了,全剧谱曲,写主题歌。二是作品获奖多了。仅他离休后创作的少儿歌曲,获得各类奖项的就有十首之多。1989年第三届新疆艺术节,他谱曲的《高歌健舞相会在今秋》获大奖,指定为艺术节会歌;1999年、2001年,先后获新疆军区老干部文艺汇演“特别贡献奖”,庆祝建党80周年文艺汇演“特殊贡献奖” 三是群众艺术团队兼职多了。先后被聘、同时担任乌鲁木齐市青年合唱团名誉团长;新疆少儿艺术团音乐指导教师,新疆经济电视台天山青年女子合唱团顾问。
进入二十一世纪,颜老年过七旬,但他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活动没有停歇。
2000年自费出版歌曲集《我热爱今天的好时代》;
2003年12月,新疆军区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歌舞晚会, 颜老创作的《天山儿女怀念毛主席》入选,并亲自指挥演唱;
2004年谱写合唱曲《边关颂》、《朝霞夕阳都是歌》等
; 2005年自费出版MV《丝路凯歌》,收录歌曲19首;
当年申请加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2008年,颜老入选《中国音乐家辞典》;
2009年,已年届八旬的他梳理原创歌曲作品,拟定音乐光碟《丝路心语》目录;那年,还应邀为北京大学校友会谱写歌曲《北大一生》。
2011年,他用时一年多,整理写出了“颜丕承文化艺术活动简历”,记录从1943年到2011年,跨度68年。
2012年收集整理原创歌曲25首。
6月25日,是颜老生命最后的第50天。颜老抱着病躯,专访了著名的哈萨克族中年诗人阿布都,动员他写歌词,希望合作参加第二届“新歌唱新疆”作品征集活动。他用最后的时间,听完了阿布都赠送的光碟歌曲,翻阅了两本诗集。那时,他已经没有气力捉笔谱曲了。就在他谢世前5天,颜老还给到病房探视的老战友丁朗念叨“新歌唱新疆”。颜老钟情音乐艺术、尽忠新疆文艺事业的举动,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