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欧美歌剧舞台开始风行一个新名词“小歌剧”(Small Operas)。“小”是相对于上百人参与的大制作、大场景、大合唱和大乐队的大歌剧。这里的“小歌剧”更像是室内歌剧。由于这种小型歌剧制作成本低、易于流动,因而成为欧美各大歌剧院争相推广的一种新形式。
六个人的小歌剧
拥有3100个座席的旧金山战争纪念歌剧院(The War Merorial Opera House)是旧金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歌剧院。从座席数量就可以看出,这个歌剧院以上演大型歌剧为主。今年6月,歌剧院将推出威尔第的歌剧《唐卡洛》。不过,最近这里上演了一部名为《婚礼》(Svadba-Wedding)的歌剧——一部由阿纳·所考罗威克创作的仅有6个女性角色和几件零星乐器参演的小歌剧。旧金山歌剧院将这部歌剧放在隔壁仅有299个座位的小剧场来演出。自1932年启用以来,很多实验性的小歌剧都是在这里进行排练和演出的。人们因此也称这座小歌剧院为旧金山歌剧院的小实验室。
新型的剧院操作得以让旧金山战争纪念歌剧院这样的大歌剧院也加入既经济实惠又有审美情趣的小歌剧制作中。旧金山歌剧院并不是惟一。洛杉矶歌剧院、费城歌剧院也曾经或正在制作风格多样的小歌剧。在欧洲,英国皇家歌剧院正在改造拥有400个座位的林伯瑞小剧场,此前这个小剧场一直用来演出室内乐,从1999年起,这里开始成为实验歌剧和实验舞剧的驻地。
其实,小歌剧并非是新创形式。早在1955年,欧洲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就有称作Piccola Scala的小型剧场,这种小剧场已经运作了几十年了。同样,1972年大都会歌剧院的前任总经理高兰·简特勒也曾经计划修建一座“小都会歌剧院”(Piccolo Met),遗憾的是,高兰在提出修建“小都会歌剧院”计划几周后不幸因车祸去世未能完成他的设想。尽管如此,1973年大都会歌剧院总监、著名指挥家詹姆斯·列文还是推出了一部小规模的三幕歌剧。此后,大都会歌剧院没有建过迷你剧院。不过,现任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彼得·盖博倒是一直在纽约寻找机会推出小规模的歌剧以便到社区演出。
Z字型迂回求生存
欧美的这股小歌剧浪潮,其实主要出于经济实惠的考虑。相对于那些动辄上百万制作的大歌剧,显然小歌剧从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流动性等方面都更占优势。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剧场粉丝特别喜爱到百老汇看实验性戏剧演出的原因。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舞台上的演员,甚至可以感受到演员的呼吸和细微的语气,这些细节在大剧场是很难察觉到的。与此同时,歌剧院不用再为如何将剧场塞满观众而操心,小剧场也为一些青年作曲家和尚未成名的演员提供了登台实践的机会。
美国旧金山就有一个名叫西边缘的歌剧院。这个歌剧院可算是在金融危机中逆生长出来的一支“劲旅”。该歌剧院的操作非常灵活,一部歌剧的制作多可达几百人,少则几十人,甚至几个人。玩不起大乐队,可以玩室内乐。从2010年起,西边缘歌剧院就从编制上玩起了“尺寸”游戏:首先,减少乐队成员人数。将原来上百人的管弦乐队编制缩小到十几人的室内乐编制;表演场地也相应地从大歌剧院变成了小型室内表演场所;歌剧角色也相对精简了。如此一来,一个小型歌剧院照样可以把经典歌剧搬上舞台。
西边缘歌剧院的经理斯特里斯金这样介绍他们的操作方式:“我们是在Z字形的迂回之路中,找到了小歌剧的生存之道。因为乐观者即便是在不乐观的状态中,也找到乐观的解决方式。缩编后的小型歌剧院除了可以降低成本之外,还具有灵活多变的生存运营方式。相比纽约城市歌剧院这类大中型歌剧院,小型歌剧院更加易于生存,而大中型歌剧院但凡资金不到位就面临倒闭和破产的危险。”
在2010年至2013年间,西边缘歌剧院分别跟利弗莫尔儿山谷歌剧院和尼雅利歌剧院共同制作了歌剧《唐璜》和《奥赛罗》,这两部歌剧都赢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
在旧金山海湾地区,像西边缘这样的歌剧院有十好几家。这些小歌剧公司,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各自开拓独有的歌剧市场并挖掘一些传统以及创新型剧目,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如今,室内歌剧院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青年作曲家们钟爱的形式。在节约成本方面,他们一方面租用小型场地,如果用不起百号人的大乐队,他们就用电声系统来替代。比如在伯克利地区有一家公司,就在用一种名为SOUNDBOX的电声装置来替代乐队。这种电声装置并不是单纯用来放大声音效果,而是根据室内的声场机动调节声音,将75个话筒分别装在演出场地的墙壁和天花板上,这种声音装置放出来的效果相当不错。
跟百老汇的操作模式相似,一些青年作曲家通过在小剧场演出他们的新歌剧,逐步开始向大歌剧院进军。比如作曲家大卫·T·利特尔和编剧作家罗伊斯·瓦莱克创作的歌剧《DOG DAYS》自2012年起开始巡演美国,随后他们的新作《JFK》也进军了福特·沃斯大歌剧院。作曲家所考罗威客创作的小歌剧《婚礼》就是加拿大歌剧公司对其委约的新歌剧。
洛杉矶歌剧院总经理克里斯多夫·考伊史认为,室内歌剧的风行丰富了歌剧领域的表演形式,他同样认为歌剧界应该肯定这种形式的重要性。毕竟“大规格的歌剧制作需要这种小型室内作为梯队补充”,这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歌剧发展的方向。(音乐周报 李瑾)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