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音乐有着古老的传统,宫廷音乐在伊朗是世代传承的,每逢宫廷加冕典礼、宴会及传统节日等庆祝活动,都要举行音乐歌舞的表演。据史籍记载,在18世纪末法特赫.阿里王执政后的庆祝新年音乐演出中就有桑图尔的演奏。另外在为他儿子举行的宴会中,使用了由桑图尔、卡曼恰(弓弦乐器)、达尔布卡鼓和手鼓等组成的乐队。桑图尔在伊朗古典音乐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伊朗木卡姆乐队,即兴演奏达斯塔加赫套曲及伴奏艺术歌曲。桑图尔演奏家侯赛因.马立克精擅即兴演奏伊朗木卡姆套曲,他的卓越技巧和深刻表现,被誉称为现代伊朗杰出的音乐家。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很多篇幅描绘了伊拉克古典音乐的美妙优雅,虽然它是纯粹的阿拉伯音乐,至今仍保持伊拉克鲜明的特色和个性。桑图尔在伊拉克是广泛流传的乐器,现在电视台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播放扬琴演奏的节目。它是伊拉克"巴格达乐队"中的主要乐器,这种乐队由桑图尔、交兹(即来巴卜,弓弦乐器)、督木布克(带长颈的小鼓)组成,并与歌手及合唱队共同演出伊拉克木卡姆套曲。巴格达乐队经常在大城市的音乐会、茶室及私人家庭表演。它为繁荣伊拉克人民的音乐生活和提高伊拉克的音乐水平作出不少贡献,成为伊拉克最著名的"东方乐队"。
在土耳其、叙立亚、亚美尼亚等高加索地区的国家,扬琴在当地的传统民间音乐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民间乐队的主要乐器之一,也常为各自的民族歌舞和民间唱诗伴奏。
南亚的扬琴历史较短。伊斯兰音乐,特别是乐器,流传到东方各地,首先是从印度开始的。由于印度的古典、佛教音乐的传统力量很强,在接受伊斯兰音乐影响的同时,印度在中世纪形成独自的音乐,直至今日仍被称为印度斯坦音乐。这一地区的扬琴,因印度古典音乐中的传统的旋律格式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扬琴这一固定音高乐器能灵活适应印度音乐中声乐性的间腔变化的需要。印度作曲家阿希舍.汗的新作《拉加马拉》,采用桑图尔与弦乐四重奏的形式,由普兰纳舍.汗独奏桑图尔,被誉为印度现代音乐成功之杰作。
西亚——南亚扬琴的形体较小,音域较窄,采用单个活动音码便于临时移动变音,左码两侧为八度音程关系,设两排码,每排码有九至十三个音,音域约三个八度,用较轻木槌击弦,音色响亮而空旷。西亚——南亚体系的所琴因音乐的律制调式体系比较复杂,如阿拉伯音乐的二十四平均律,印度音乐每八度中有二十二个音,以及富有即兴演奏的特点,形成了和欧洲及中国扬琴完全不同的异国情调与神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