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中,扬琴是唯独兼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器。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广阔,品种繁多,遍及欧、亚、美、非与大洋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扬琴艺术,它既是各国传统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深植于民族方文化土壤中发展起来的活的"机体"。从宏观的多元的历史背影、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着眼,结合扬琴本体的传布演变、形制构造、译名词意、演奏技巧、风格特点等各方面进行纵横立体的比较研究,世界扬琴的传布与分支,可分三大体系:即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和中国扬琴 体系。
欧洲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和从前欧洲殖民地的北美洲洋洲在内。扬琴的名称主要有德西马(Dulcimer)、萨泰里(Psaltery)、海克布里(Hackbrett)、欣巴罗(Cimbalom)等。
德西马的名称主要通用在英语国家,来自希腊文和拉丁文。公元1139年在土耳其拜占庭的一本象牙雕刻书的封面上就有德西马的记载,这是至今发现德西马最早的图片。德西马的前身,是最早流传在亚洲用拨指或羽管拨弦而发音的萨泰里琴。中世纪时这种琴由朝圣者和十字军带回欧洲,一路是从阿拉伯到北非,再至西班牙又向欧洲南部流行;另一路是从阿拉伯向土耳其及欧洲东北部流传。就在土耳其拜占庭,人们将原来的拨弦改变为手持木槌击弦的发音方式,琴体演变为梯形箱,德西马这一敲击乐器在12、13世纪始成扬琴之型,向欧洲各国流传。
萨泰里来自希腊文,意为"拨弹"。既指拨弹的箱形乐器,也指槌击的梯形扬琴,名称具有复杂的多意现象并用于西欧国家。海克布里是德语国家对扬琴的称谓,还胜于瑞典、丹麦、瑞士语。 欣巴罗通过于东欧扬琴的称谓,来自希腊文,专指敲击乐器。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都采用同一词的变体。
欧洲扬琴有着悠久历史,从文艺复兴时期起,上至宫廷,下至平民,扬琴一直流行于欧洲社会各个阶层而成为一种时髦乐器。在古典乐派时期,欧洲扬琴出现崛起和兴盛的景象,专业作曲家创作了不少扬琴奏鸣曲、协奏曲及重奏曲,扬琴还成为东欧民间乐队和吉普赛乐队中的重要的乐器。19世纪,随着欧洲音乐史巨大变革的到来,以乐器制作改革为先行,作曲家的专业创作为主导,深植于民间为基础,迎来了欧洲扬琴的现代复兴。李斯特首先在《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的管弦乐中采用了改革的"音乐会扬琴";科达伊在交响组曲《哈利.亚诺什》中,巴托克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的《第一号狂想曲》中均配写了重要的扬琴声部;斯特拉文斯基不仅喜欢演奏扬琴,还至少在他的三首作品中写进了扬琴声部。近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不少作曲家在歌剧音乐和管弦乐作品中使用了扬琴,东欧的不少现代作曲家,如哈巴(捷)、兰奇(匈)、派尔(匈)等先创作了一批扬琴协奏、重奏、独奏与奏鸣曲;涌现了一批著名扬琴演奏家,如匈牙利的拉齐、福碧,罗马尼亚的达版尔,西德的查泼夫等。在美国也出现过扬琴流行的全盛期,自1924年起,亨利福特的美国早期室内乐队,由扬琴、小提琴、低间提琴或大号组成,定期在电台播音,发行了大量的唱片。欧美各国还举行各种扬琴音乐节的会演娱乐活动,扬琴音乐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得到兴旺发展。
欧洲工业化的到来,也为乐器工业的发展和扬琴的制作改革提供了优越条件。18世纪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布指令,给予盘塔林.海本斯特里改革设计的大扬琴命名为"盘塔林扬琴",它非常成功地迎合了宫廷音乐的风格,扬琴的设计制作者于1714年被命名为"盘塔林手"而召进德累斯顿宫廷。1874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司空达"家族设计制造出第一台"音乐会大扬琴",它为欧洲扬琴的现代复兴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改革与潜能。它的特点是琴体大,音域宽(包括全部半音 四个八度),音量大,能任意转调,设制音器踏板,琴码两侧为五度音程关系,击弦的琴槌常用较硬的木槌为主,也有用藤质或钢质的,槌头常垫着较厚的毡子。发音浑厚恢宏,演奏具有浓烈的欧洲音乐风格和润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