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业界博览 > 三分天下百弦琴——世界扬琴三大体系(三)

三分天下百弦琴——世界扬琴三大体系(三)

分享到 |
日期:2010-3-15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中国乐器中,扬琴是唯独兼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器。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广阔,品种繁多,遍及欧、亚、美、非与大洋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扬琴艺术,它既是各国传统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深植于民族方文化土壤中发展起来的活的"机体"。从宏观的多元的历史背影、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着眼,结合扬琴本体的传布演变、形制构造、译名词意、演奏技巧、风格特点等各方面进行纵横立体的比较研究,世界扬琴的传布与分支,可分三大体系:即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和中国扬琴 体系。   欧洲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和从前欧洲殖民地的北美洲洋洲在内。扬琴的名称主要有德西马(Dulcimer)、萨泰里(Psaltery)、海克布里(Hackbrett)、欣巴罗(Cimbalom)等。      德西马的名称主要通用在英语国家,来自希腊文和拉丁文。公元1139年在土耳其拜占庭的一本象牙雕刻书的封面上就有德西马的记载,这是至今发现德西马最早的图片。德西马的前身,是最早流传在亚洲用拨指或羽管拨弦而发音的萨泰里琴。中世纪时这种琴由朝圣者和十字军带回欧洲,一路是从阿拉伯到北非,再至西班牙又向



  中国扬琴体系,中国扬琴体系,包括中国、朝鲜、日本、蒙古、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扬琴的名称都来自汉语"扬琴"的音译,中国扬琴的名称还有洋琴、敲琴、瑶琴、蝴蝶琴、铜丝琴等。至今发现中国扬琴最早的史籍记载,是在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艺能》一书记载: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札至琉球 ,在唱曲表演中使用了扬琴(瑶琴)。说明起码在17世纪扬琴已传入我国沿海地区。从这地区扬琴的形制来看,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小扬琴甚为相似。16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刚可渡过太平及大西洋,这时大批传教士、商人、水手来到广东、澳门一带。可以认为扬琴是从欧洲远渡重洋传入中国沿海地区的。《清稗类钞》曾记载:"盲女弹唱,广州有之┅┅佐以洋琴,悠扬入听。人家有喜庆事,辄招之。"可见当时广东的歌妓多携带扬琴,应召度曲,自弹自唱,卖艺为生。随着地方戏曲和曲艺音乐的形成与兴起,扬琴也被用作伴奏乐器。如四川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贵州文琴、云南扬琴、北京琴书、粤剧、潮剧、闽剧、吕剧、沪剧、越剧、扬剧、汉剧等都使用扬琴。清末民初,随着民间传统器乐的发展,扬琴也被吸收到不同的器乐乐种的演奏形式中去。经过前辈乐师的不断实践与积累,扬琴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流派与地方风格,拥有各自优秀的传统曲目、代表人物、传承关系与演奏特色,并为本土及处界的群众所喜爱和承认。其中最有影响的传统流派是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和东北扬琴。它们的共通点是地方性(以其不同的发源地而冠称并区分其地方风格)、乐种性(根植于不同的民间乐种衍化而成)、民俗性(反映民间生活习俗、乡土风情、喜庆集会、通俗自娱)、雅集性(业余或半职业性的社团、乐会、群体、严谨的师承关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广东扬琴擅长以多种润饰加花的竹法,将旋律烘托得非常华采爽朗、活泼明快,它和高胡同为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本世纪来涌现一批广东音乐扬琴家:前辈严老烈创编的《倒垂帘》、《旱天雷》、《连环扣》,是广东音乐扬琴最早的独奏佳作,并由罗绮云、吕文成于30年代初首先录制独奏唱片;丘鹤俦于20年代起编著出版了《弦歌必读》、《琴学新编》等书,提出了"竹法十度",是广东音乐扬琴最早研究演奏技法特点的理论,他还创编了《娱乐升平》、《狮子滚球》等乐曲,陈德钜、陈俊美也撰写出版广东扬琴演奏法并创编扬琴曲《春郊试马》、《塞外风声逐马蹄》等,他们都为广东音乐扬琴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江南丝竹是长期流传在江浙、上海地区的民间器乐艺术,扬琴在合奏中有"一捧烟"的融合作用。江南丝竹扬琴以细腻优雅、流畅悠远、韵味隽永而著称。丝竹扬琴前辈任悔初(李鸿章之婿)首先将丝竹乐曲《三六》、《中花六板》改编为扬琴独奏曲,于30年代灌制了唱片,并最早致力于扬琴改革,为江南丝竹扬琴的一代宗师。和他同时期的琴家还有张志翔、俞樾亭等人。   

  四川扬琴是在四川琴书中发展起来的,早在1803年的 《锦城竹枝词》中就记载了演出的盛况,扬琴是四川琴书是的主奏乐器,被称作"骨架"。四川琴书由唱腔和器乐曲牌两部分组成,器乐曲牌是在特定情节中为表现内容、渲染气氛而用,其中《将军令》、《闹台》等成为广泛流传的扬琴独奏曲,具有刚劲浓烈、激昂粗犷的气质,擅长运用咕噜音、浪竹、压竹等特有技巧。四川琴书拥有一批扬琴高手,尤以李德才的演奏和唱腔的造诣最为高超, 他在30年代首先录制了《将军令》的独奏唱片,在全国曲艺界享有盛誉。四川扬琴名手还有李联升、易德全等。   

  东北扬琴是民间艺人在扬琴与东北民间音乐广泛结合的艺术实践中创立的,赵殿学就是这一流派的开拓者,他的高足王沂甫则对乐北扬琴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它以吟揉滑颤的独行技巧而著称,代表代品有《苏武牧羊》、《汨罗江上》等。此外,还有潮州弦诗、山东琴曲、新疆木卡姆、内蒙二人台等的扬琴音乐,都各具浓郁的民间风格与地方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扬琴在制作、演奏、创作、教学、研究各方面都取得空前的发展。律吕式大扬琴、各种五二多码并列扬琴等的制作改革,使它既胜任合奏、重奏,并成为富有表现力的独奏乐器。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吸收姊妹乐器的优点,借鉴西洋技术的长处,广纳兼蓄,融会贯通,中国扬琴演奏的传统技巧、常规技巧和创新技巧,已综合发展为十大类,它们是:单竹、齐竹、轮竹、颤竹、滑抹、揉弦、拨弦、抓弦、点弦与装饰音类。它不仅保留了原来明快流畅、热烈奔放的演奏特点,也适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歌唱性旋律及柔婉细雅的内心境界。   

  扬琴音乐创作也呈现了一批富有民族性、风俗性、哲理性的新作品,开创了新的演奏形式。如扬琴协奏曲《海峡音诗》、《飞瀑》。扬琴乐队合奏《川江音画》,扬琴与打击乐《林冲夜奔》,扬琴与管弦乐队《欢乐的火把节》、《月夜清水江》以及采用现代作曲支法的"新潮"作品《觅》、《寂》、《双阙》、《幻想曲》等。   

  中国现有九所音乐学院,还有众多艺术院校和师范相继开设了民族器乐专业教育,扬琴专业教学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教学建设和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师资及演奏人才。当前,世界正面临着又一次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和交汇。我们要把中国扬琴放到世界这个开放性的大环境中去,寻求新的交融也发展。唯有这样,扬琴艺术才能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为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作者:项祖华)

上一页 1 2 3

相关内容

  • 上海乐展:艺术钢琴夺人眼球2014-10-9
  • 上交音乐厅昵称:“馄饨皮” 2014-9-9
  •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营销路径2014-9-5
  • 乐器企业:上市有甜头 入市需三思2014-8-8
  • 曹西岐老人琴上忙活50多年钢琴调律手艺传给两代人2014-7-16
  • “艺术哈尔滨”:华夏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2014-6-9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