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产业的基本状况
据中国乐器协会和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钢琴总产量达到38.18万架,同比增长17.85%,其中,立式钢琴产量36.06 万架,同比增长17.98%,三角钢琴2.10万架,同比增长15.20 %,在统计的27家钢琴企业中,有70.37%的钢琴企业产量比上年有所增长,其中,珠江钢琴公司产量达到100030架,突破10万架大关,同比增长17.05 %,占中国钢琴产量的26.20%。珠江钢琴公司不仅是中国钢琴制造业第一个突破10万架产量的企业,也是世界钢琴史上继日本雅马哈公司之后第二个达到10万架钢琴年产量的企业。其它钢琴企业,如,北京星海钢琴41113架,同比增长5.66%,占中国钢琴产量的10.76%,杭州雅马哈钢琴40850架,同比增长19.94%,占中国钢琴产量的10.69 %,宜昌金宝钢琴33209架,同比增长32.82%,占中国钢琴产量的8.7 %,海伦钢琴20577架,同比增长42.74%,占中国钢琴产量5.38 %。年产1万架以上的钢琴企业有9家,总产量达到29.07万架,占中国钢琴产量的76.13%。2010年,中国三角钢琴产量达到21071架,同比增长15.20 %,在全部25家三角钢琴生产企业中,年产1000架以上的达到8家,有16家企业三角钢琴产量比上年有所上升。
2010年中国钢琴出口形势也比上年有明显回升,共计出口钢琴59295架,同比增长21.43%,其中立式钢琴52915架,同比增长23.52%,三角钢琴6380架,同比增长19.34%。
中国钢琴主要出口区域为欧洲、亚洲和北美洲,2010年共计出口钢琴55417架,占中国钢琴总出口量的93.45%,同比增长23.05%,其中出口欧洲20179架,同比增长13.26%,出口亚洲18063架,同比增长19.67%,出口北美洲17175架,同比增长42.24%。主要增长点是出口美国钢琴有较大幅度增长,立式钢琴12447架,同比增长54.33%,三角钢琴2506架,同比增长9.62%,出口非洲总计368架钢琴,比上年减少了98架,下降21.03%。
2010年中国钢琴进出口形势发生重要变化,首次出现进口钢琴数量高于出口的情况。2010年中国从世界24个国家进口立式和三角钢琴共计66872架,同比增长41.74%,高于中国钢琴出口12.77个百分点。立式钢琴进口多于出口9887架;其中,从日本进口立式钢琴38046架,同比增长18%,从韩国进口立式钢琴21056架,同比增长110.92%。
回顾2010年,经对部分钢琴企业和琴行了解,被访者普遍反映认为过去一年中国钢琴产业生产经营形势呈现企稳回升趋势,产业与产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中国钢琴产业开始出现洗牌迹象,品牌钢琴产量明显增加。
自本世纪初,中国钢琴企业“风起云涌”,大有诸侯分争,群雄四起的“战国”味道,经过十年来的发展演变,中国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第一大钢琴生产国,中国钢琴的产品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同时,近年来“优胜劣汰”的也开始在中国钢琴产业显现,一批品牌钢琴脱颖而出,如国产钢琴珠江、星海、海伦,外国钢琴雅马哈、卡瓦依等品牌钢琴产量不断增加,珠江钢琴率先突破10万架大关,与去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17.05%,星海钢琴产量也有5.66 %的增长率。海伦钢琴产量增长幅度达到42.74%。外资品牌的日本雅马哈钢琴产量连续几年攀升,2010年产量达到40850万架,同比增长19.94%,五年时间产量增长2.6倍。日本卡瓦依钢琴与北京星海和宜昌金宝分别建立合作生产企业,业内称为“北卡”和“宜卡”,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2010年卡瓦依钢琴在中国两家钢琴厂共计生产量约25000架左右。以上品牌钢琴占中国钢琴总产量的比例有较大提升。
其它如,哈曼尼、施特劳斯、世正、嘉德威、博斯纳、摩德利、门德尔松、公爵、博兰斯勒等钢琴,产品产量也都稳中有升,保持一定市场份额。而集中在上海、浙江、辽宁等地,产量在1000架左右的钢琴厂受外部环境影响,明显感到压力越来越大,2010年钢琴产量有减少的趋势,部分企业减产,部分企业正在考虑另起炉灶,中国钢琴产业洗牌迹象初见端倪。
2、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上升是影响钢琴产业发展的三道坎。
多位企业被采访者表示,虽然2010年中国钢琴行业相比前两年有所回暖,但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上涨等三大因素仍对中国钢琴企业的发展构成很大影响,这三大因素也是令中国钢琴行业出现洗牌的直接原因。为此,中国乐器协会就以上三大因素对钢琴成本的影响进行调查。一是人民币升值,2009年12月31日,1美元兑人民币6.828元,2010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1美元兑人民币6.6227元, 一年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01%,这意味着每架钢琴利润降低249.38元;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据初步测算,每架钢琴受木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纺织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每架钢琴成本增加350元人民币以上;三是劳动工资的影响大约为每架钢琴增加160元人民币成本。以上三项相加每架钢琴成本增加759.38元。这些外部因素对中国钢琴行业的影响表明,中国钢琴行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生产优势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只有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企业才能够保持生存和发展,而哪些无法承受外部压力的企业只能在市场竞争中自生自灭。
3、钢琴生产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前几年,外部环境早已构成对中国钢琴产业的威胁,一些具有世界钢琴发展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们开始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企业抵御风险挑战,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思考,并在2010年取得突出成效。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加快转变 创新发展”,在完成领导班子顺利交接后,新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员工,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再创新,积极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谋划发展,企业经济始终保持高位运行。这一年,珠江钢琴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联合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认定为“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珠江钢琴集团狠抓“三个重点、五个推进”,完成编制“十二五”企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股改上市及国企改革最终模式”筹划上市工作,重点培育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推进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建设国家创新型企业的企自主创新体制、推进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化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在职员工待遇与效益同比增长机制、推进内部管理提升,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节能环保,促进人文环境和谐。原珠江钢琴董事长,现任广州市国资委主任黄伟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一年中国乐器行业加速向高端发展。2010年珠江钢琴产销规模一举突破10万大关,创造了中国钢琴行业新的里程碑。这是全体珠江钢琴人高度重视创新,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打造技术珠江、质量珠江、责任珠江,从而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产销稳步增加的结果。”
北京星海钢琴集团公司,2010年也顺利完成了新老班子交替,新领导带领广大职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营销政策;坚持以市场为目标,持续强化品牌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出发点,促进产品创新;坚持以市场稳固为使命,强调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有了突破性进展,全面实现了年初的预定目标,钢琴年产41113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65亿元;生产组织基本适应市场变化;低成本、低消耗的意识和行动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也有了一定的突破,新产品不断投放市场,质量管理不断深入,出口业务止滑回升;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
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公司业绩进展较快的一年,钢琴总产量增长了42.74%,三角钢琴产量增长19.28%,出口钢琴数量增长63.20%,在欧洲和美国市场都有较大增长。海伦钢琴已开始进入全盘欧式钢琴设计的二代钢琴体系,进入精细化钢琴设计阶段,基本脱离日本钢琴设计模式,,2010年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此外,海伦钢琴公司进一步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积极筹备股票上市。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