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在当今反权威的语境下,比如有一个流派的专家打出了琴谱,其他流派的传人就故意不认可。同一首曲子出现多人复打的局面,不仅浪费了人力,还使古曲的文化信息出现紊乱与丢失。《平沙落雁》这首曲子目前就有七个版本。深层次的原因是著作权的归属,因为光碟一旦作为商品进入文化产品流通的渠道,就可以带来名利,那么大家都要争这个话语权了。
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琴馆,给市民提供了习艺场所,但效果如何,她认为大可一议。“不少琴馆唯利是图,将商业利益放在首位,严重损害了古琴的声誉。也因为教学上不得法,自身演奏水准又不高,在古琴爱好者这张‘白纸’上就留下了污点。”戴晓莲希望记者给大家提个醒。
记者在微博上曾留一言,希望结识琴馆经营者,很快得到很多响应。但了解后发现多为家庭作坊式的传习场所,辟一室,挂一匾,设一桌,立一屏,置一琴,考究点的再焚一炉香,就可开张了。规模之小,几乎只可容膝。教琴的收入有限,比如一课时一两百元,最高三五百元,这都是有行规的,琴馆还得与琴师分成。那么琴馆就设法通过卖琴、卖玉、卖字画等创收,卖琴谱、卖碟片是毛毛雨,有的顺便传授养生、保健、美容、药膳等方面的知识,最常见的是传授茶道,卖普洱、铁观音,还有卖汉服唐装的,因为弹了琴,人就得高雅一下,这身行头可少不了。最厉害的是引进香道,棋楠一卖,价比黄金。“这个东西烧起来,钱就哗哗地流出去啦。”一位学琴的读者对记者说。
古琴是可以很响的
王珑再三希望记者文章中别出现“民乐”两字,代之以“中国传统音乐”。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呼唤中,古琴无疑是一种既可沉吟又能激荡的心声。古琴之于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越来越为文化界人士认同,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看好。1977年,美国宇航局向太空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向外太空可能存在的生命体介绍地球的概况,所用方式包括语言和文字,其中代表中国音乐的就是古琴曲《流水》。
申请政府补贴不容易
为古琴界公认的“上海美女”王珑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主修扬琴,副修古琴,师从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1997年毕业后直至2004年,她在上海民族乐团担任演奏员,同时向古琴师龚一习琴,提升表现能力。2004年她从民族乐团辞职,专门从事雅乐传播及艺术策划工作。2008年创立了“海上雅乐”品牌,以亚洲顶尖演出场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核心场所,全心推广雅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为“海上雅乐”艺术总监。最近三年来,王珑策划并成功演出的雅乐音乐会已经接近50场,其中古琴扮演了重要角色。
王珑主持并策划的古琴专场有2009年11月李祥霆《他来自唐朝》独奏音乐会,2010年5月蜀派古琴大家曾成伟父子《蜀山琴侠》演奏专场,2010年9月,戴晓莲《广陵今在》专场,今年还有4月的《杨氏姐妹》专场和5月的《吴音清婉——吴门琴派古琴》专场。
“海上雅乐”不同于吃皇粮的文艺团体,它的主要载体就是同名女子雅乐室内乐乐团:由扬琴、琵琶、二胡、笛箫、古筝、古琴等乐手组成。这批团员与“海上雅乐”签约,“海上雅乐”根据实际需要,在曲目邀约、编配,服装制作、媒体推广、市场开拓等方面投入成本。
这样以民乐为演出形式的团体如何生存呢?据王珑介绍:收入来源主要为三块:企业赞助、雅乐演出、其他商业演出。每场演出的成本大概在3万—5万元。
“海上雅乐”的演出申请过政府补贴吗?记者问。
王珑表示申请过,“但手续相当繁琐,业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应该能申请到文化基金的补贴,但等我们按要求把所有文件送上去时,工作人员就轻率说了一句:材料现在不收了。连什么内容看都不看,就退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