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派琵琶”的主要艺术特征有以下几点
①独创性和兼容性,例如,他的琵琶演奏,是集诸家各派之长,走探索创新之道。他的演奏风格全面继承了江南诸派琵琶的清新细腻的风格,也从同时代的青年琵琶演奏家那里吸收了营养,但是又独辟蹊径。因此他戏称自己是“组装”而成的。刘德海演奏风格形成的时期主要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的文化氛围和时代气氛又促成了他演奏风格的转变,也可以说是带有“京派”的特点。
②全面性和基础性,例如,教学上他要求学生的演奏能够有柔有刚,有虚有实,力求全面,同时又极其注意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极其注重基础性练习,而反对拔苗助长式的速成教育,反对培养匠人式的教学方式。
③继承性和创造性,“刘派琵琶”是传统琵琶的继承者、集大成者,同时又是传统的勇敢的挑战者和创造者。他对传统既有深刻的了解,又有大胆的发展。他说:“不做传统的奴仆而失落精华。”他在传统和创新的交叉点上不断玩出新花样,不断赋予琵琶新的艺术生命。
④哲理性和科学性,刘德海经过了多年的哲学思考和钻研,形成了他的“兼容·优选·鼎立”的“金三角”文化/哲学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透折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他希望能够从琵琶艺术的人文气韵、审美情趣、艺术风格、技巧演进的总体脉动来审视其整体历史的流变。这种富有哲理性和科学性的理念,对音乐界、艺术界都能够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⑤丰富性和开放性。“刘派琵琶”是在新中国条件下发展、萌芽起来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走向成熟的。如果和传统的琵琶流派相比较,它具有明显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刘德海从六十年代开始登上国际舞台,七、八十年代以来,琵琶出国演奏的机会增多,又产生了面向外国听众的新问题。今天的琵琶应当面向全人类,琵琶的视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开阔。
中国琵琶,在两千年间已经出现过四度辉煌。第一次琵琶辉煌产生在唐朝,出现过苏祗婆、裴神符、贺怀智、段善本、康昆仑、曹刚等一批技艺高超的琵琶名手,流传过《郁轮袍》、《霓裳羽衣曲》、《六么》、《倾杯乐》等琵琶名曲。明、清时期是琵琶的第二个高潮期,产生过李近楼、汤应曾、王君锡、陈牧夫、华秋苹等琵琶大家,《胡笳十八拍》、《平沙落雁》、《昭君怨》、《阳春曲》、《月儿高》、《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琵琶艺术的第三次辉煌产生在近现代,即以李芳园、沈肇州、汪昱庭、阿炳、刘天华等为代表的江南五大琵琶流派鼎盛时期,以何柳堂等为代表的广东琵琶的兴旺阶段,代表曲目有《飞花点翠》、《汉宫秋月》、《歌舞引》、《大浪淘沙》等。中国当代出现了历史上的第四次琵琶辉煌时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活跃、最有成就的琵琶新时代,诸多琵琶大师如李庭松、卫仲乐、林石城、杨大钧、曹安和等活跃在演奏和教学的第一线,新中国培养的一代琵琶新人如王范地、邝宇忠、李光祖、陈泽民、王惠然、叶绪然等登上乐坛。琵琶正处在青春勃发的新阶段,刘德海就是这新一代琵琶传人中的一位皎皎者,一位杰出的琵琶领军人物。
“刘派琵琶”的涌现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它是新中国的产物,它是改革开放大时代的必然产物,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潜在需要,它是当代民族器乐兴旺发达的一个标志。这是值得当代人为之骄傲的事情。
琵琶正迎来一个从未有过的好时节。“刘派琵琶”还在继续发展之中,充满活力和艺术生命力。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向未来提出琵琶新的生存方式。(本文选自梁茂春教授在“刘德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