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业界博览 >> 乐器生产,非常“6+1”?

乐器生产,非常“6+1”?
录入时间:2012/3/17 21:46: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新中国乐器工厂建厂初期,工人在车间里铸造钢琴金属小零件

1 VS 6

  “每当我们创造出1万美元的价值,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倍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

  “在全球产业链的视角下,我们只不过是针对1美元来做文章,在最不赚钱的领域不停压榨!这种死拼完全忽视了产业链战争的特点。实际上,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6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6大环节创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最能赚钱的部分。不过,在现在的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破坏环境、消耗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1美元血淋淋的产品之后,我们同时就替美国创造出9倍的价值。每当我们创造出1万美元的价值,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倍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

  这就是著名的“6+1”理论。1美元与9美元是他以芭比娃娃为例来说明产业链中占有“1”与“6”的巨大利润差异。早在2008年,素有“郎旋风”、“铁榔头”、“郎监管”等诸多头衔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就到处宣讲这一理论,尽管也有质疑声随即传出,但惊世骇俗的回响确乎一次次无情地触击和鞭打着中国制造业的痛处。

  郎咸平将国际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大鳄称为当今产业链战争时代的两只冷血秃鹰(The Bald Eagle),它们在全球版图上呼啸而过,联手占据着整个产业链的高端,而将大量低附加值的制造部分丢在中国,以此把我们吃得干干净净,尸骨无存。他称这就是我们制造业的危机和困境。

  那么,中国的乐器行业亦如是?

  “乐器行业和中国其他行业的现状是完全一样的,中国什么形势呢?中国尽管发展这么快,但确实有很多不足的方面,甚至还有很多落后的方面。”谈到从乐器行业看中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这个话题,中国乐器协会副秘书长丰元凯这样回答。但是,接着他话锋一转:“‘世界加工厂’,这里既代表一种贬义,又带有褒义。褒义是指中国对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了。贬义是指你没有技术含量,你就是仿造、贴牌。看你怎么理解。”

  “利润,绝大部分利润被人家拿走了,咱们的利润很少。咱们的乐器生产确实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针对目前国内乐器生产仍然普遍存在的OEM加工形式,丰元凯如是说。

  OEM应该说是郎咸平“6+1”理论最极端的兑现。

  中国乐器协会秘书长曾泽民介绍说,“在制造业中,国际上互相做品牌加工由来已久。制造业的合理的利润空间在18%-25%左右,不能低于18%。在我们的企业,OEM时用人家品牌要收商标费、技术转让费,致使在20%左右里面,他们要吃掉一半,所以我们的加工利润也就剩供货价的10%左右,这都算好的了,而有的更低。而且国外厂家在选择时常常同时选好几家,同样质量当然挑便宜的。咱们的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互相之间争,致使把价格争得很低。咱们的管乐器、弦乐器,很便宜就出厂供给人家了。比如小提琴几十元、100元就供给人家,等于卖木料,卖材料。所以一般理论上讲咱们的利润空间在10%左右,而实际上给人家贴牌加工的利润大约是在5%左右。但是人家有大量订单和市场,我们有这5%还能活,没有这些订单,有些工厂可能存活都谈不上。”

  “发展自己的品牌,这需要一个过程,毕竟贴牌还解决了一些就业问题,贴牌只能是仿造。只要不是假冒的,只要不违反国家品牌专利法规,仿造贴牌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过程。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不能盲目强调自我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解决一些中小企业的就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永远这样,要不断地改进,提高转换。乐器也是这样。国际现状就是,要是以自己的品牌来做,外商可能就不买你的产品。我们的乐器企业处于两难的地步,常常就必须按照他们的路子走。”丰元凯说。

  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乐器生产,难道真的就如郎咸平所说,眼睁睁看着人家把“9美元”拿走,只留给我们可怜的“1美元”?

  “OEM的确对我们是一种损伤。我们耗费了资源、能源、廉价劳动力,钱让人家赚走了,只留给我们资源消耗和工业废料。但是难道中国就这么傻吗?其实不是,对我们来说,我们给日本生产卡瓦依应该叫‘双赢’。我们相当于是交学费。赢得了什么?一方面,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日本的工艺、加工技术。我们还会经常派人去日本学习一两个月,日本有驻厂技术人员指导、把关。学到手的东西可以移植到星海钢琴的制造中。我们赢得的是技术、工艺。”星海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春祯说。

  “正像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搞‘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为的是什么?为的主要是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东西。因此我们给别人OEM,给别人加工时,最关键的是要吸纳他们的技术,把它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这种合作才有意义,不然我们只赚一点加工费就失去任何意义了。我们与日本合作十五六年,不论硬件、软件,还是经营方式、模式,都学到了很多东西。”王世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