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生产,非常“6+1”?
录入时间:2012/3/17 21:46: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对话·延展
中国钢琴:杂牌卖得比正牌贵
记者:乔燕冰
受访人:刘诗昆
刘诗昆
享誉中外的著名钢琴家,是迄今中国和世界所有华人钢琴家中在世界最高国际钢琴比赛获奖级别最高的人之一,被国外报刊称为“中国最卓越的钢琴家”。
○记者:作为被誉为“中国最卓越的钢琴家”,又曾担任中国钢琴乐器鉴定委员会主任,您怎么看当下中国的钢琴制造业?
●刘诗昆:中国是全世界钢琴产量最多的国家,第二个国家是韩国,第三个国家是日本。世界上最好的钢琴产自欧洲。从量上来讲,我们有世界最大的钢琴生产商——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到了年产销量10万架。为什么呢,首先是内需大。近些年来,社会上学钢琴的人数剧增,近几年乐器热,最热的是钢琴,其次是古筝。全世界学乐器最多的也是钢琴,所以完全可以断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成为全世界学琴人数最多的钢琴大国。这不是指人口比例。因为中国不仅大城市,许多中等城市甚至小城市学钢琴的人都相当普遍。这样的内需造成中国钢琴产量越来越多,成为第一钢琴产量大国。产销量都是世界第一的。第二是还有部分钢琴出口,中国钢琴所以能大量出口,因为中国钢琴价格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记者:作为对钢琴有着特殊情感的您来说,从这种现状中您感受到了什么?
●刘诗昆:现在有这样一种情况,随着学钢琴的人数增加,全中国造钢琴的厂家和钢琴的品牌也成为世界之最了。中国所谓的钢琴制造厂家很多,有一些是时有时无、时隐时现的厂家,销量好了就有,销量不好就没有了。还有一些厂家是组装厂,像浙江那里有些是租一家厂房就能组装钢琴。品牌更是数不清,似乎有多少个世界知名音乐家,就有多少个钢琴品牌。所以现在就钢琴生产在中国的发展来说,产量的剧增是钢琴制造在发展的一个明显的印证,但是总体产量的背后,是质量的不平衡。
○记者:您怎么评价国产钢琴的品质?
●刘诗昆:从国产钢琴来说,钢琴的品质优劣差距非常大,有时很劣质的钢琴在市场上到处都是。另外钢琴市场也很混乱。由于出现了各种各样参差不齐的钢琴制造厂,导致产品质量优劣差距很大。实际上国外一个国家钢琴只有几个品牌,几个大的厂家,厂家也都很规范,像日本只有雅马哈、卡瓦依等几个品牌,韩国也不超过十个品牌,而中国有几百个钢琴厂家,无数个品牌。中国还有一个特点,中国的钢琴用户(主要是立式的普通钢琴用户),多半是琴童和家长。这些家长对钢琴这种乐器基本的认知和基本知识非常缺乏。而中国钢琴市场鱼龙混杂,市场诚信度很差,很多号称进口的、合资的钢琴实际上是自己组装后起一个外国的名字,家长们对此也不懂。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钢琴是通过给老师高额的佣金让老师来推销。因为现在各种各样的钢琴老师都有,资历很深的老师很少,很多老师是哪个厂家给的佣金多,他们就说哪个厂家的琴好。所以现在有时杂牌的钢琴反倒卖得很贵,正牌的钢琴价钱反而比不上去。比如珠江、星海等大厂生产的钢琴,在全国各地的琴行都有销售,价格也基本一致和透明,而有些杂牌只有一家店里卖,没法货比三家,那么有些用户就被说得天花乱坠后上当受骗。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国产正牌钢琴零售价上不来,是世界最低的。国外对品牌有共识的历史。我们的钢琴市场特别缺乏一种共识。现在原材料上涨,导致钢琴制造成本增加,这样的现状对我们更不利。
○记者:我们的乐器制造与国际上的知名品牌有许多差距,核心问题在于什么?
●刘诗昆:首先是人的水准,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水准。钢琴的制造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决定产品最终品质的,不是机器设备,而是人,是人的素质,人的水准。钢琴制造不是有流水线、定一个程序就可以,除了电子乐器能程序化以外,其他乐器制造还不能程序化,还要有很多手工的成分。
第二是市场,人们对市场的认知度高了,差的琴就难以存在了。市场认知度不高,比如家长们不懂,使得很差的琴也能蒙出去。
第三是管理,对于质检部门,钢琴的标准太难质检了,它的很多东西无法检测,质检部门对乐器也太外行。质检部门只能做物理检测,无法做艺术检测,目前的科学还无法完全用物理的手段来规范检验标准。声音的美感仪器是无法正确地全面地测量的,还得靠人的听觉来感受和判断。
乐器是一种偏门的商品、工业产品,不像汽车、电器等产品,质量不合格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和社会影响,因此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都是问题。钢琴制造涉及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层面的许多东西。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