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人物动态 >> 刘长伟:古琴艺术的热心传播者

保定古琴第一人刘长伟:古琴艺术的热心传播者
录入时间:2012/3/30 18:46: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有位被誉为当今“保定古琴第一人”的青年。古琴艺术虽为世人瞩目,而他却是个不敢为天下先的道隐之人。

  刘长伟,保定市道教协会会长、保定市政协委员、保定市青联常委。他创办保定第一个古琴组织——元真琴社,担任社长,并被推举为中国琴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副秘书长。

  他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肩负起对儒家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抚琴既是他的内功演练,也是他振兴古琴文化的不了情结。刘长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享有一定声誉,有人曾称赞地说:“他就是为弘扬传统文化而生的”。


授课

  名师高徒传古道

  刘长伟生于保定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书香家庭。幼年好道,志在冲虚。刘长伟的母亲是教师,父亲则偏好传统戏剧和曲艺。可能是家庭熏陶的缘故,他从小酷爱传统音乐和戏剧、曲艺。偶然的一天,在家中翻出了一张李祥霆演奏的古琴唱片,他偷偷地在电唱机上放出了它的声音。长伟不知这声音是从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这不是京胡,不是二胡,不是钢琴,也不是单弦和大鼓,那么是什么呢?就他当时对乐器的了解程度,确实猜不出来,就觉得这种乐器的声音曼妙殊常、清泠雅致。李祥霆是中国古琴大师,聆听大师的琴声,真乃天籁之音,一下摄住了这位5岁幼童的心魂。从此,他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走到哪儿,一听见古琴的声音就立刻停下脚步;一遇见到古琴的书籍或琴谱就要借,就要抄,就要买。他迷上了古琴,而且对艺术大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演奏家李祥霆的崇拜也是与日俱增,“虽不能迩,心向往之”。

  刘长伟参加工作之后,再也压抑不住这种对古琴艺术的梦想和对艺术大师的崇敬之情。1997年他终于鼓起了勇气给李祥霆教授写了一封信,诉说了他对古琴艺术的热爱和向往,渴望拜在先生门下学习古琴。他的真诚打动了大师的心,终于给他回信。但是,先生说不知道他的艺术修养和功底究竟如何,希望他自我介绍一下。长伟见到大师的信,心里无比激动,让他在微茫中看到了希望。于是他用多年练就的正规小楷,按照传统的尺牍格式,秉笔直书,将他多年来对古琴艺术的理解和钟爱,对古琴演奏昼想夜思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小河淌水般地倾泻到红八行信笺纸上。

  大师的心被震撼了,20岁的年轻人对艺术竟有如此的理解和功力,使他不敢相信。他通知年轻人,择机去北京见他。

  刘长伟得到信息,高兴得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觉。约期临至,他坐上去北京的火车,找到李祥霆的家。李教授平易近人,但没有寒暄、客套,见到刘长伟二话没说,问:“你现在能弹曲子吗?”“先生好,我倒是自学了几首,但是不知道对不对。”“好,来弹个什么吧?”“那我就试试阳关三叠。”刘长伟屏息静气,略停片刻,开始抚琴演奏。行云流水,宛转悠扬,一气呵成。李祥霆微微颔首,表示很出乎他的想像。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宿缘,刘长伟日思夜想的梦境变成现实,他终于成为李祥霆的琴弟子。

  李祥霆教学有方,他教古琴,首先教的是怎样做人,教的是怎样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教的是怎样积累艺术素养,教的是怎样理解和表达作品的形象与情感,最后才教授古琴弹奏的指法和技巧。他批评了古琴演奏一味“炫技”,缺乏真情的卖弄倾向。这不是说李祥霆在教学中不重视演奏技艺的训练,恰恰相反,他非常重视演奏的基本功。他的治学格言是“喜欢就能学会,入迷就能学好,发疯就能学精。”他的话坚定、有力,掷地有声。李先生诲人不倦,手把手地教。刘长伟对古琴演奏艺术和琴史研究,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学。老先生喜欢长伟这样有天分、又勤恳的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长伟的古琴演奏技艺大进,年年总有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