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古琴演奏家李孟洁:蜀山新韵醉琴歌
录入时间:2012/3/8 11:54: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华音:您认为怎样的习琴人可以被称作为大师呢?川派大师俞伯荪先生善演奏于哪种风格的作品呢?您用怎样的词汇来形容川派大师俞伯荪先生的琴风?俞伯荪先生其女俞秦琴女士在继承了父亲峻急奔放、跌宕铿锵的习琴风格上,是否又有带有自己的演奏风格及理念呢?笔者浅薄的认为,每一位学习古琴演奏的孩子,无论在这之后是否随其他人士习琴,她们第一位老师的琴风会一直暗含在她们心中,已然成为影子,您觉得是这样的吗?评论当前自己的演奏,以百分比来计算,有多少是川派大师俞伯荪先生所独有的琴风呢?为了增加您对古琴艺术的兴趣,小时候这两位老师是否也会经常给您讲述关于古琴的历史典故呢?讲的最多的是哪个典故呢?
李孟洁: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我眼中的“大师”的评判标准是:一名大师既要扮演古琴家的角色,还要扮演古琴教育家的角色,他既是演奏家,也是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者;一名大师不但有琴德,有师德,还要有人德,做到琴德兼备,这样的人被称为“大师”是不为过的。
俞伯荪老师的演奏风格与川派的演奏风格一样是非常激昂的。我从小就开始接触俞伯荪老师,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拜访俞伯荪老师时的情景。当时,俞伯荪老师让我听他弹的古琴曲《流水》,因为喧闹的环境我就伏案仔细聆听,他弹奏的《流水》与其他派别存在很大区别,俞伯荪老师手下的《流水》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如蜀水高山,给人以丰富的感受。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俞伯荪老师的琴风,那就是“铿锵”。
俞秦琴女士的风格与俞伯荪老师存有不同,她有着自己独有的演奏风格与理念。俞伯荪先生以前的夫人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奏家。俞秦琴女士除了受到她父亲的影响之外,其风格里还有她母亲的影子,因此俞秦琴女士的风格中除了跌宕铿锵以外,更多了流畅与灵巧,这也是她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俞秦琴女士能让所有的乐音串连起来自然流淌。
我认为,每一位习琴者在演奏风格上或多或少会受其第一位老师的影响。因为每位老师都有其自己的教学风格,他在授课的时候会将学生往自己设定好的方向引领,且每位老师所教授的基础指法各不相同,有时我们能够通过演奏者的手型便可看出其师承。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吸收其他大家的演奏风格,兼容并蓄,进而将他们的影子与自己融合,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
就我的风格而言,我不能说我有多少是独属于俞伯荪老师的风格,只能按琴曲来划分,像《流水》、《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包括川派的《醉渔唱晚》,《猿鹤双清》等琴曲,我一直秉承俞伯荪老师风格,且之后也没有再学习其他的版本。之后,我在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古琴演奏家黄梅老师,跟随她学习《梧叶舞秋风》、《楚歌》与《离骚》等琴曲,这些琴曲的风格是属于虞山派的。
其实,我小时候了解的典故不多,许多典故是我长大后,因自己对古琴的兴趣才去了解、查阅的。像《高山流水》、《空城计》等典故,是我从电视剧里了解到到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典故是我在旅游的途中逐渐积累的。
华音:笔者常常将古琴比喻为心理医生,您是否也有过同感呢?您觉得古琴是如何在社会上“充当”心理医生这一地位的呢?在当前浮华、浮躁、快节奏的社会中,更多的人被金钱、利益、欲望所迷惑着、吸引着,而对于习琴之人来讲,世外桃源般恬静、宜人的田园景致已经沦为幻想之谈,也许习琴对她们来说才是唯一可以能自省、自悟、自娱的一种方式、一方净土,对此您肯定深有感受吧?习琴给您现在的生活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李孟洁:将古琴比喻为心理医生的说法,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古琴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心理医生的作用;而对于专业学生来说,古琴有时是心理医生,有时却会增加负担,在给予学生帮助的同时,也会带来专业方面的压力,不一而论。
古琴在社会中被认为是“心理医生”,是因为人们在弹琴的时候,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舒缓别人的情致,正如唱歌一样,在自我的灵魂得到释放的同时,也使别人在心灵上得到了视听享受。
习琴之人也是需要生活的,因为他也生活在现实世界当中,但是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习琴者会追求与他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古琴的琴韵是非常奇妙的,它存在的价值比乐器本身的价值要大得多,这也是它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所在。在弹琴的过程中,通过对音韵的感受,我们可以领悟古人对世界的想法与世界观,这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很古板,像是从古代走出来的,但是其中的快乐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习琴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赋予我新的人生轨迹。我的家庭并非是音乐世家,能够遇到俞伯荪老师这样的古琴大家,我感到十分幸运,也给我的人生带来了许多变化。我常说,人生轨迹面临三大选择,一是读书,二是就业,最后是结婚,而习琴贯穿了我人生的两个选择,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根深蒂固的变化。我真心地感谢古琴这件乐器,因为我小时候并不善言语,学习乐器之后我受到了老师的影响逐渐在音乐中疏导自己,变得愿意与人交流,从心理的层面改变了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