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窝的明天
“刚开始有要营造音乐小镇这个想法的时候,村里的老百姓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村子,也没有旅游名胜和古迹,建什么音乐小镇,这概念太理想化了,但经过一年的运作、包装、提升和改造,国内外的艺术家源源不断地慕名而来。虽然这里没有自然风光,但是我们有独特的人文内涵。慢慢的老百姓也都认可了,而且往往一家人除了在金音集团上班的,就是在自己房子改造的音乐会馆或小院里服务的,人人有活干、有钱挣,生活蒸蒸日上,每个周窝人都感觉自己就是音乐小镇真正的主人。”武强璐德音乐文化公司总经理董玉戈骄傲地描述着周窝这个已渐成规模的音乐王国。
音乐小镇的成长速度远远超出了策划者的预期,“真正着手打造周窝音乐小镇是从2012年4月开始的,我们有一个五年规划,打算先改造四五家民居做示范,然后吸引音乐家来改造。后来政府非常支持,就加快了进度。今年以来,通过不间断地做一些音乐活动,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租院落,装修房子,美化村落,他们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比我们统一装修的更有人文效果。”
高端的大型艺术活动的辐射效果是惊人的,董玉戈介绍说,今年4月的中韩艺术节,请到了12位韩国知名艺术家,他们美化墙面,用废弃的材料做艺术装饰,还做了一些跟音乐相关的涂鸦。村里的墙面有了较大的改观和提升。5月举办了麦田音乐节,6月到8月打造了小镇美食节,8月举办了吉他文化节,还有一些主体摄影展。很多摄影家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为艺术家提供一条龙的创作空间是周窝音乐小镇主要的发展方向。董玉戈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这里能够给艺术家提供一个能够静下心来创作的环境,同时艺术创作的后续服务也要跟上,比如很多歌手需要优秀的作品,而艺术家也需要能够展示他们作品的新人,于是我们可以为艺术家和市场之间搭建桥梁。明年我们要建起录音棚和演播厅,为艺术家提供必要的硬件资源。我们与政府联合打造的音乐中学刚刚建成,与维也纳音乐学院合作的璐德音乐学院,已经开始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从产品生产到品牌培育,从演艺市场到文化传播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采访结束前,我们遇见了塞尔维亚音乐人伯瑞斯,他在周窝文化小院已经居住快半年了,他告诉我们,自己身兼着几种不同身份,他本身是长笛和电钢琴演奏家,在金音集团加工定制自己品牌的长笛和电钢琴,同时还在璐德音乐学院教孩子们音乐课,他的纯音乐授课方式,让当地孩子们开心不已。他用生疏的中文告诉记者,“我爱周窝,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找到了音乐和生活。我正计划邀请我的朋友们一起来这里生活。这是流淌着音乐的不一样的小村庄,它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河北日报/韩莉 马路)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