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给了我太多太多,我的为人,我的做事,我的尊师重道、友爱朋友,都是扬琴教给我的——
余如波 四川日报记者 简霞 张良娟
徐述,四川成都人。19岁与四川扬琴结缘,师从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专攻男腔、老旦腔。她不仅保持传统,自打自唱,唱打皆优,而且自成一派,男腔女腔皆唱,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标志。徐述的唱腔韵味醇厚、丝丝入扣,被车辐称赞为“清风水月”。从艺57载,徐述至今仍坚守在四川扬琴的舞台上。2012年,徐述被授予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A 学艺:我是一个瓜娃子
1956年,在四川省广播电台曲艺队,和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几句简单的对话改变了徐述的一生。
天府周末:首先祝贺徐老师获得“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您从事扬琴表演已有57年了。听说最初,您是考入当时的四川省广播电台,配合“说新唱新”栏目跟老师学习曲艺。怎么最后选了四川扬琴?
徐述:1956年,四川省广播电台公开向社会招生,我去报考。初试、复试,就那么考进去了,跟着广播电台曲艺队的老师们学曲艺。当时曲艺队分了四川扬琴、四川清音、金钱板、四川竹琴等这些类别。刚开始几天还没有分专业,我每天就不自觉地站在四川扬琴的办公室门口,又不敢进去,就在外头趴到听。听了大概几天过后,我的恩师李德才就问我:“好不好听?”我说:“好听。”“想不想学嘛?”我说:“想学。”“来哇!”
就这样子,我就开始跟李德才老师学习四川扬琴。当时他听到我的嗓子,是女中音的这种感觉,比较浑厚,就决定让我唱男腔。我哪儿晓得男腔、女腔,反正喊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
天府周末:李德才老师开创的独特唱腔“仄腔”,被誉为“德派”唱腔艺术。他是怎么教您的?
徐述:当时学习是一无谱,二无词,每天就靠心记。老师教了我,我就练习,非要把它唱熟、唱会。不行,我晚上就到他家里去。当时我们住在东较场的宿舍,我住二楼,他住一楼,所以我经常下楼跟他学习。他今天教我四句、六句、八句、十六句,如果他今天不点头,我就不得走,我不得去睡觉。
我的老师曾经给我说:“你娃娃凶。我唱,你把我嘴巴都盯到。”我看他老人家咋个吐词,咋个行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