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长弓具有以下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平”,二是“直”。
什么叫“平”呢?我们所说的“平”,就是弓毛要与弦始终成90度角。从二胡的构造来看,千斤与琴杆的宽度要比琴码与琴杆的宽度略小,也就是说,当琴杆处于正直状态时,琴弦是有一定斜度的。因此,要求弓毛与琴弦成90度角,弓根部分就要微微地抬高一些。但这只是“微微地”抬高一点儿,而有很多的演奏者是将弓根部分过多地抬高了,以致弓毛与弦的角度小于90度,这是不正确的。
什么是“直”呢?所谓“直”,就是要求弓毛在运行过程中始终靠近(注意!不是靠紧)琴杆。要使弓子沿着一条正直的轨道运行,这条轨道正是弓杆的延长。在过去的艺人圈中,就有“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的说法,说的是早期的二胡都把松香直接烫在琴筒上,弓子的运行会在松香上留下痕迹。如果弓子走得直,将所烫上的松香拉出一道凹槽,留下的痕迹就是一条线;如果弓子走的不直,那么留下的痕迹就是一大片了。
初学二胡的人,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长弓要领,就会很容易地出现以下9个方面的问题:
1、弓子运行不平直;
2、运弓时手腕动作不正确;
3、换弓时腕部有上下动作;
4、运弓的始动点不正确;
5、在换弓中手腕转换的瞬间,左手手指突然松开,造成换弓痕迹过大;
6、运弓中压速比例不恰当,致使音质不理想;
7、有的演奏者习惯于多用弓子左(中弓至弓尖)三分之二的弓段,而对右(弓根)三分之一的弓子却很少用到,甚至根本不用;
8、演奏时,弓毛不能呈扁状贴弦,而是呈圆状,以致碰到两根弦而发出不必要的杂音;
9、运弓过程中拇指位置游移。
因此,我们在练习长弓时,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好的长弓演奏应该是动作正确、运弓平直、力量传导通畅、压速比例恰当,在发音上要做到圆、松、净、通、匀。长弓训练不单是练习长音而已,它还是气息控制、发音意念,以及音色质感的训练途径。初练时要用意识来控制,熟练后慢慢变成下意识的动作,最后达到“意到即气到,气到即音到”的程度。
击弓
击弓,就是将弓子抬离琴筒约10厘米左右,然后迅速下击,当弓子落到琴筒的瞬间手指施力于弓杆。利用弓子向下的冲力来增加弓毛的贴弦压力,同时配合右手的快速运动,从而发出有力的声音。一个击弓音完成后,弓子会在自身的弹性的作用下再次跳离琴筒,如果下一个音仍需要用击弓来演奏,那么只要将弓子再次下击,重复击弓动作即可。如果第二个音不是击弓音,应让弓子自由下落,不要用力下击,当弓子落回琴筒后手指不必瞬间施力,右手也不要快速运动,进入正常的运弓即可。
演奏击弓时要注意:当声音发出后一定要让弓子自然地跳起,这样发音才能富有弹性。 如果当击弓用同一弓段和相同的弓向连续演奏时,我们就把这种击弓称之为“同向原位击弓”。它是在奏完一个击弓以后,趁弓子自然跳起时将弓倒回到第一个击弓的预备位置,接着在同一弓段做相同弓向的击弓动作。这种同向原位击弓一般只用在拉弓上,两弓交替的速度不会太快,其效果比普通的击弓更为结实有力,常用在情感较为激烈的乐段或乐曲的起始处。它的整个动作过程是由手带动弓子在上下的平面上划了一个椭圆形,很像用手逆时针摇动一个偏心轮一样,演奏中要特别注意回弓时不要带出蹭弦的杂音。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