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Maestoso庄严地,高贵地。
颤音顿弓换弦的练习曲。由于存在越弦换弦的问题,使这首练习曲的难度有所增加。但颤音仍旧是练习的重点所在。打指和抬指必须有力,清楚。这首练习曲把颤音的数量具体化,也从一个程度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左手手指必须是收放自如的。
第十八课Moderato不太快的快板。
这首练习曲的重点在于节奏。顿弓,连弓以及相对增长实值的颤音,加大了这首练习曲的难度。颤音的数量应该统一。这课的内容包括七种不同节奏音型的震音。但实际演奏效果只有五种效果。
第十九课 Moderato中板。
在连续换把中训练震音的技巧。要求把位连接流畅,颤音颗粒清晰,节奏准确并具有音乐表现力。带附点的音阶式下行连续换把,在换把后较长音符上使用颤音,以及连续的2,3指或3,4指的颤音进行是本首练习曲的几大特点。
第二十课Allegro 快板。
华丽的练习曲。这首练习曲的特点在于每个音阶式带颤音下行的乐句都保持在同一个把位上演奏。而大量双把位的出现,使演奏者可以熟悉2,4,6等双把位的音阶及手型。重音的标记使乐曲充满活力。换把和换弦务必流畅。
第二十一课Moderato e sempre marcato 中板,始终保持着每个音符都被强调。
这一课有个特点:即重音的安排很有趣。左手两个音一组的换把和颤音与右手的三连音节奏是“打架”的,然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效果构成了这首练习曲的难点。以3,4指为主的颤音进一步锻炼了左手的能力,但震音和换把最终都要服从右手的节奏。
第二十二课Moderato 中板。
短震音的练习曲。整首乐曲存在多处的转调,再加上各种变化音,构成了一定的难度。作者通过在各个把位上采取转调,加临时升降号等方法,使演奏者熟悉各种手型的颤音。
第二十三课Adagio 柔板。
华彩风格的练习曲。节奏相对比较自由。大量音阶和琶音式的装饰音经过句是这课的特点所在。而每弓里如此众多的音符也是前面鲜有所见的。慢弓多音的特点使这课成为克莱采尔里独一无二的一课。
第二十四课Allegro 快板。
八度双音练习曲。克莱采尔里的第一首八度练习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乐曲可分别用同指八度和换指八度来练习。八度换把是此练习曲的特点和难点。相比二度的换把而言,三度以上的换把更有难度。乐曲中段出现级进式的上行八度进行,用以练习二度换把。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