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科学性的思考
一个歌唱家如果没有科学的演唱技巧,那么他的艺术生命将会是短暂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本人越发感受到科学性的重要性。人的嗓音结构大同小异,世界各国的歌唱家,其演唱的共性应该是相通的, 在讲綱科学的共性特征时,我-直用"大马路、小汽车"来比喻歌唱"通道"与"支点"的关系。不管是什么车,都要在-条马路上幵,马路修好了,畅通了,那么什么牌子的汽车都是町以跑起来的。目前,我还在研究
民族声乐领域中的新课题,其中-个I果题是"少数民族演员如何协调民族风格与科学性"的问题。2010年到现在,我的班里陆续来了几个新疆班的学生,她们的演唱风格很有特色,但是真假声打架,普遍存在新疆民歌与混合声的运用难以协调的问题,我针对每个人的情况,从最接近她们唱法的角度入手,让她们先协调好声音与语言的关系,等到她们适应了以后,再进行更深入的调整,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她们的进步很明显。如,其中一位叫艾米拉的学生先后运用了 "前中大支点"和"开贴"唱法,我最后给她定位"幵贴"唱法,她的进步很大。不仅声音统一,能够胜任国内外多种风格作品的演唱,而且新疆民歌、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民歌等具有原生态风格的歌曲都比原来唱得更好了。
此外,今年在上海听京剧梅派、程派的演唱,我本人并不楕通京剧,因此也辨别不出他们所属的派别,但是我从声音的角度去听他们的演唱, 并且在演出结束后对他们的声音提了一点自己的建议,他们尝试了一下, 声音立刻发生了变化,而且觉得很好,都非常高兴。无论哪种唱法都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来体现。现在,一些非声乐专业人士由于不懂得声乐艺术内在规律,妄加论断,极力倡导个性,抹杀共性,其实是很不正确的。这些做法与舆论不仅给辛勤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声乐教学团队带来了伤害,而且给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制造了很多障碍和阻力。
2.对民族声乐"雷同性"问题的思考
在新时期的教学体系指导下,更多的歌唱新秀层出不穷,一大批声乐学习者不由自主的摹仿、跟进,由此掀起一股民族声乐学习的热潮。摹仿、跟进的现象首先说明了我们的民族声乐发展的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喜欢,其次摹仿、跟进也是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前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我本人认为"雷同性"的提出其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雷同性、都一样",从词面上看好像是在谈唱法,其实首先和作品有关,唱法是为作品服务的,作品风格多样化决定演唱风格的多样化,大家都唱一样的作品,所以感觉唱法也很像。因此,我希望能够出现更多高质量、风格鲜明的作品,使我们的演唱风格更加多样化。声乐老师都讲究"因材施教",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学生。我本人认为,民族声乐仍在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我们的民族声乐,这说明民族声乐的生命力很强,它的发展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在我看来,民族声乐不仅要向前发展,还要体现出丰富的个性,进入到百花齐放、百家争艳的阶段,这样才能放出最光辉的色彩,让中国人都喜欢。
3.加强科研探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迸人才的全面培养
现阶段,民族声乐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髙,但是还存在很多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多发现问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立并完善了我们的理论和训练体系,培养更多优秀民族声乐人才。其次,各位专家、同仁在培养声乐演唱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声乐教学人才的培养,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髙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好教学成果的传承与发扬。现阶段,我探索的主要课题除了刚才提到的"少数民族演员如何协调民族风格与科学性"以外,还有"中低声部民族化"、"字声协调"等问题。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