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新故事
录入时间:2012/2/14 14:30: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23岁去世的聂耳,留下了几十部传世之作
聂耳的不朽绝不只是《义勇军进行曲》一曲之功。聂耳从事音乐创作的时间虽然很短,却写下很多广为流传的歌曲,对抗日救国运动起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不少人就是唱着这些抗日救亡歌曲走上抗日战争第一线的。
聂耳,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1930年春,中共云南省委遭受严重破坏,他得知有叛徒供出他参加共青团的情况,于是去了上海。他19岁起开始了自己的专业艺术生活。当时,他因耳朵非常敏锐,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耳朵先生”,后来他索性就此改名“聂耳”。他不仅是个音乐天才,更是一个乐观、有激情、多才多艺的人。他会作曲、表演,舞蹈也很擅长,曾经客串过电影、歌剧等,还精通英文,更是一个出色的小提琴家。
聂耳在北京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前后,北京学生和群众的爱国运动热潮吸引了他。他满怀热情地参加了北京的进步文艺运动。11月6日,聂耳告别北京返回上海。1933年初,他由田汉和夏衍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开始了他的革命歌曲创作,在两年多的时间中谱写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中国音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聂耳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他的一生共创作41首乐曲,而且都是在他去世前两三年的时间里写的。其中,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15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出版)。
聂耳的歌曲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占有较大比重,代表作有《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其中,与田汉合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开矿歌》、《苦力歌》、《打砖歌》、《打桩歌》、《春回来了》等14首。
《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唱响时,聂耳已经不在人世了——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但,他谱曲的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号角从此响彻中华大地……(来源:沈阳日报/记者陈凤军)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