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在多年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对国外的剧院运营很清楚:在国外,剧院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化的剧院,从设计到装修再到维护,从一开始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成本,考虑市场的因素。而另一类大剧院是艺术中心、是城市的艺术殿堂和文化地标,很难完全靠商业运营支撑,需要靠多方面资金支撑。
“大剧院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城市化进程的标志,许多大剧院是城市新城区内行政文化功能的一部分,往往与政府大楼建在一起,是城市公共建筑的组成部分。”郭文鹏说到,保利剧院管理公司经营着全国26家剧院,保利接管剧院的发展脉络与经济发展脉络紧密相关,都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最早管理的是上海的东方艺术中心、北京的中山音乐堂、东莞的玉兰大剧院,现在不少大剧院的建设都立足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地区布局。
当然,业内人士也指出,在一些地方的大剧院建设中,也出现盲目攀比、贪全求洋,设备配置追求国际水平、国内一流,技术指标超强而漠视演出需要、忽视剧院经营方向,形成文化的“政绩工程”。因此,张宇提醒说,大剧院建设要量力而行,不能“唯武器论”,要有“节约意识”,不能让“技术主义”风潮造成投资浪费和空间浪费。
“大剧院不能一味强调装修的奢侈和豪华,而要考虑功能,考虑以后如何用,舞台是剧院的核心,一般占总造价的30%以上,要有好的灯光、音响、舞台机械。”郭文鹏惋惜地说到,有的大剧院,保利公司介入得较晚,发现问题很多。为了满足演出功能,不得不做许多修改,还没有投入运营就得花“冤枉钱”改造。比如,保利的专业调查,发现中场休息后,迟到的总是女观众,原因在于一个细节,女厕所老是排长队,为此提出建设参数,男女厕所厕位的比例应按1:3的比例修建。如此仔细研究观众需求,作出专业化服务和设计。目前,保利已经为40多家剧院提供了剧院建设服务,在建设前期就根据演出的专业需要来介入大剧院建设。
演出市场有待培育
投资13.8亿元的广州大剧院2008年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共有8家大型公司竞标,经过半年多的考评,在最后一轮“三强筛选”中,中国对外文化发展集团公司最终夺标。此后5年,中国对外文化发展集团公司将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经营广州大剧院,使得广州大剧院也一改由事业单位管理的传统模式,按照零编制、零补贴的原则,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经过两年的艰苦和卓有成效的运营,广州大剧院的收支基本能持平,国际A类演出超过60%,成为华南乃至港澳地区排名第一,与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鼎足的三大国家级剧院之一。
像广州大剧院这样一个殿堂级剧院,每年保洁、安保物业运营成本就几百万元,再加上维护费用,每天“一睁眼就开销几十万元”,仅靠商业演出营运如此大的文化设施,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上了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但也有许多难言之隐,比如,如何降低票价。
音乐剧《猫》,在东莞玉兰大剧院演出的最高票价只有480元,而广东某大城市演出最高票价是1800元,从而吸引不少观众舍近求远到东莞看演出。原因在于,东莞财政目前每年给予玉兰大剧院补贴总额约1600万元,政府“花最少的钱,让市民看最好的演出”,限制了票价,而别的城市纯粹是商演票价。
郭文鹏介绍说,总投资6.2亿元的东莞玉兰大剧院首创了“政府财政补贴,目标管理,保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现在已成为保利经营剧院的主要模式。
政府是大剧院的业主,每年对保利管理的剧院提要求,既有剧院艺术水准的要求,每年要引进哪些演出,应保持怎样的质量;同时还有票价的要求,不能按商演价格售票,保利管理的大剧院票价都有上限,有的平均票价只能是200元,而“走进大剧院”的平均票价为100元,让普通百姓买得起。此外,政府对剧院还有上座率的要求,每个剧院获补贴的演出上座率应达到65%,还有公益性演出、为弱势群体赠票等多方面要求。
当前中国的演出市场还不成熟,地区差别也很大。据文化部统计,2011年中国演出年产值才只有200亿元,而且文化市场的基础也不扎实,公益基金会、企业赞助减税等国际通行运行方法在中国都还不成气候,现阶段不少地方的演出市场大多靠政府支撑。各地的演出市场差别也很大,北京的演出市场最好,令不少地方羡慕不已。北京保利院不仅无补贴,每年还要交几百万元税,平均票价能达到四五百元一张,许多观众是自己花钱买票看演出,这是市场多年培育和发展的结果。保利剧院一年能演300多场,其中50场是交响乐,可在一些城市的大剧院一年演出不到100场,交响乐一年最多演四五场,演上十场交响乐就没观众支撑了。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演出市场都没有北京这样的市场基础,都还有待培育。
据郭文鹏介绍,保利剧院管理公司对剧院管理和演出市场进行标准化管理,编辑了剧院运营管理规范的行业标准——为政府提供按艺术门类的标识来补贴演出,根据市场探索,按地区、艺术水准和院团水准,将演出分为A、B、C三类,A类是国家级院团、欧美知名剧目、国家“五个一”工程剧目或文化大奖;B类是北京、上海院团的剧目,文联单项奖剧目;C类是地市级剧目。这个分类标准文化主管部门也认同,使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补贴有据可依。
大剧院期待现代管理方式
保利运营管理的地方大剧院票价不高,演出与教育相结合,市民音乐会、室内音乐会的票价为80元一100元,好的交响乐、芭蕾舞演出,用的是一流的演员和团队,但票价大多在200元左右。为培育演出市场,在各大剧院推出系列套票,上海每周一场,共有52场供选择;一般城市一个月一场,有12场供选择。一个家庭套票三个人的票价才200-300元一场,一年一家人每个月看一场才3000多元。为了更有效的教育和普及,还推出肖邦系列、李斯特系列、巴赫系列等。
为什么票价不高,但演出的水平却能保持高水准?郭文鹏归因于“这是规模效益的结果。”一个演出公司只能谈一场,而保利剧院管理公司可以一谈下就能演几十场,演出成本低,各剧院相互依托出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