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天创愿意与一切志向相同的政府部门、演艺团体、演出渠道、演出票务、国际导演、国际经纪公司及文化投资机构合作。为了确保各方权益,天创演艺将采取成立合作公司的办法,与合作者一起成长。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兼演艺中心主任王履玮
“《岁月1978》是国内首部场景体验式展览剧,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创造了两个价值:一是创造了新型的演出形态,二是让戏剧进入了社会公众化的领域。”
我带来一个案例,将来有可能变成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这个案例发生在2008年。为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上戏创作了上海双年展系列项目《岁月1978》,这部作品让观众从2008年回访1978年,重温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它也是国内首部场景体验式展览剧。之所以称之为场景体验式展览剧,是因为戏剧是一个空间艺术,几乎囊括了影片、场景、道具、服装、表演等,我们通过形式的创新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戏剧发展的每一幕。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创造了两个价值:一是创造了新型的演出形态,二是让戏剧进入了社会公众化的领域。
台湾演艺经纪业联合总会秘书长丁立婷:
“台湾有很多原创的好的表演,希望有更好的运营方式和渠道进行推广。台湾演艺经纪业联合总会可以承担这些责任和义务,希望能为两岸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台湾演艺经纪业联合会是台湾最大的演艺协会,有41个分支机构,是遍布台湾的。我们的会员人数超过3万人,包括了制作者、演员、歌唱家、模特、摄影师、灯效师等等。我们会联系并协调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之间的活动,同时还能够在高校当中寻找到合作。协会工作的愿景首先是要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文化和引领行业,希望能够把台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其次,台湾有非常活跃的文化创意和艺术产出,我们协会想要重新整合这些行业,并提高它们的价值。
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氏音乐演艺中心董事总经理乔伊斯·辛顿
“我们是真正意义上国际化的艺术中心,国际化的校园。以学生学习为核心,推动教学和科研,而且可以欢迎和融入当地的文化,并以校友的贡献以及文化的了解参与到彼此的文化过程中,建立起跨文化的沟通,共同应对全球的挑战。”
作为一个教学的机构,我们希望吸引各种人群特别是更多青少年来到我们的艺术中心。现在我们其实已经有很多的合作机构,并引入了全球知名表演机构和表演艺术家来中心演出。这些艺术交流是多元的、跨文化的。这就是我们艺术中心想追求的目标:做真正意义上国际化的艺术中心、国际化的校园。
另外我想讲讲艺术中心表演季的营销。当我们引入艺术家的时候,我们会跟其他社区的合作伙伴一起邀请艺术家。我们还会运作一些学术活动,比如说大作坊。因为我们是教学机构,我们有很好的教学资源,有可能一些大学老师他们所做的研究跟我们所做的项目是契合的。这样的一种多元化的推广方式有利于将艺术交流引向深层次。在演出定价上我们实行多元化定价,有四五个不同的定价阶梯,这样的话可以保证上座率。通过观看演出,让观众能够备受鼓舞和感动,这是我们的艺术追求。
中国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焱武
“《云南映象》是我们打造的精品剧目,剧目的成功首先基于对民族文化的爱护,其次,杨丽萍女士的个人魅力也奠定了我们的观众基础。”
我们的舞蹈演员大多是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艺术现在在全球的现代化以及融合当中濒临消失,所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去保护这份文化和传统,我们希望所有的少数民族艺术在未来的100年间还能持续为人们欣赏,在这一点上艺术家不但要传承历史,同时要创新、再创造历史。基于这个初衷,我们推出了《云南映象》,想借以保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云南映象》有80个舞蹈演员,同时还有很多原生态的乐器和道具。我们在中国的品牌价值是非常好的,杨丽萍女士的个人魅力也奠定了我们的观众基础,我们目前希望在海外发展,非常希望来自国际的制作人能够帮助我们,把演出带到国际市场上去。(中国文化报/李珊珊摘编整理)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