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老师刚买的新皮鞋被雨水泡变了形,再也不能穿了。
“心疼吗?”戚建波问邹老师。
邹老师笑了:“为你们这些学生还有什么可心疼的?”
为了保证音乐会成功,邹老师请来了唐诃、臧东升等著名作曲家来参加演唱会,让专家们对戚建波的歌曲逐一进行点评。唐诃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能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学音乐教师举办这么高层次的专场音乐会,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这场音乐会给了戚建波前所未有的创作信心,成为戚建波音乐道路上的一个加油站、一个新起点。很快,戚建波的声乐创作进入了一个丰收时期,他的一大批优秀歌曲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2004年10月,中央电视台“音画时尚”栏目为戚建波做了一个专集,演播现场群星云集。当年演唱戚建波作品的,是威海自己的歌手。如今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参与演唱的,是全国顶尖的歌唱家,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啊。戚建波把自己的老师请到了中央电视台演播厅,请导演把他安排到显要的位置上,并专门请歌手刘和刚为老师献上一首《父亲》,来表达他们父子般的情谊。
这些年,戚建波红了,也忙了,他常常要全国各地飞。但不论他人在哪里,他的心总牵挂着老师。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2007年4月5日下午,在福州参加活动的戚建波接到毕少军的电话,得知邹树君老师病危。戚建波急忙搭飞机赶到北京,再从北京转机赶回威海。
戚建波回到威海后直接赶到医院,这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戚建波来到老师的病床前,看到邹老师已经不能说话了,戚建波难过地哭了。
“老师,我来了。”戚建波拉着老师的手说。
邹老师眼睛亮了亮,想对戚建波说句话,但他已经没有办法表达了。
戚建波知道老师已经与病魔抗争了七年,他也知道老师总要有这一天,但这一天真的来了,他还是心如刀割般的痛。他还是不能相信坚强乐观的老师会走啊,他一直认为死神会在老师的面前望而却步。他记得有一次邹老师手术后,他去医院看老师。邹老师说,“我不要紧,老师就是去天堂,也会唱着歌去的。”还有一次老师昏迷后醒来,还打趣地说,“刚才到那边看了一下,那边不缺指挥,我又回来了。”
这一次老师真的走了,戚建波希望的奇迹没有发生。他多么希望老师再多活几年,他知道老师还有许多的事要做。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