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0日,“威海市启明合唱艺术团”正式成立了。
学习声乐和视唱练耳最需要钢琴,邹树君考虑到合唱团的实际情况,自己悄悄花了五千元钱,买了一架二手钢琴用来给队员们上课。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早日把合唱团的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他采取大课小课相结合的办法,一个音符、一个字地指导团员们练习。然后再把歌曲录成带子让大家不停地听,他自己家的那台录音机,被团里用得破旧不堪。
在邹树君的辛勤培育下,启明合唱团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有些优秀队员已成为各自工作单位或社区的文艺骨干。合唱团也开始经常代表市里参加一些重要比赛,参加市里组织的一些重大演出。
2005年9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决定在青岛组织一次老干部歌咏比赛。威海市代表队就是以启明合唱团为主体组建的。当时邹树君身体非常虚弱,团员们真不忍心再让他受累。但看他对舞台的那种眷恋,又不忍心劝他。那些日子,邹树君一次又一次地指挥合唱团排练,经常是满身虚汗。9月24日上午,合唱团从威海出发去青岛参加比赛。团员们发现,从前演出的途中或闲暇时总是谈笑风生的邹树君这一路上却始终紧闭双眼,默默无语。只有几个骨干团员知道老师已连续腹泻多日,身体极度虚弱。到了彩排现场,邹树君却立刻像换了个人似的,拿起指挥棒,精神抖擞地站在了指挥台上。晚饭后他又顾不得休息,组织大家继续排练。他一手指挥,一手捂着肚子,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可是谁也不敢劝他休息,因为明天就要正式比赛了!第二天早上才四点半,他又把大家叫起来,在招待所的走廊里排练到吃早饭。当合唱团登台演唱时,偏偏不巧,音箱出了问题,根本无法听清伴奏的声音。这时,邹树君以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指挥经验,镇定地指挥合唱团完整地演唱了《在太行山上》和《在灿烂的阳光下》。合唱团的演唱博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和观众热烈的掌声。最终,合唱团获得了二等奖,邹树君获得了“指挥奖”。
2006年10月27日,一个启明合唱团的团员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那是邹树君最后一次给合唱团排练。那段时间,为了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演出,合唱团正赶排合唱《四渡赤水出奇兵》。排练的时候,邹树君已经虚弱得站立不稳了。于英给他搬了把椅子,希望他坐下来指挥。“坐着怎能唱出情绪来呢?”邹树君把椅子推开,颤抖着拿起指挥棒,顽强地指挥大家唱这首歌。
尽管合唱团的团员们很认真地唱了一遍,但是邹树君不满意,继续指挥着满含热泪的团员一遍一遍地演唱。那天以后,邹树君再也没能指挥合唱团演唱了。直到现在,许多团员听到《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曲子,还会想到当时那种场面,她们从邹老师去世以后到现在都不敢听、不敢唱这首歌。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