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人物动态 >> 杨荫浏先生与古琴音乐研究

杨荫浏先生与古琴音乐研究
录入时间:2012/2/20 14:48: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音乐史学研究,著作宏富,且多发前人之所未发。其所取得的成就,虽是勤奋刻苦所致,更是与他博学多才有直接的关系。他尝言,研究中国音乐史,最好是要懂得昆曲和古琴,如能演唱、演奏,则更佳。古琴音乐“表现了多样的生活情绪,……积累了历代丰富的技术经验,包含着适于刻划现实生活的种种手法,适于描写比较复杂的内容的种种曲体,以及其他在表达上及配器上的种种处理方法。与其他过去的文化艺术一样,它是我们的特别丰富的艺术宝藏之一。我们应当积极的予以发掘和介绍,让过去已逐渐成为文人们专有的这一古琴艺术,对于今日社会文化的发展,能够起它应有的作用。”我们知道,杨荫浏先生的昆曲造诣极高;实际上他的琴学修养也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本文仅就他在古琴音乐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讲一讲个人的学习体会。值此杨荫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谨以此文来表达后学对这位学术大师的敬仰。

  杨荫浏的琴学研究述略

  1947年,杨荫浏撰写了中英文对照版《琴谱》一书,并由他本人刻写、油印。准确地说,这个小册子里只包括了引言部分,分为四章:(一)琴之构造;(二)均调与和弦法;(三)弦间音位;(四)符号。早在三、四十年代,他就开始钻研如何准确地记录古琴音乐,并着手改进传统的古琴谱式。在该书的第四章中,他借鉴西洋乐器的演奏符号,将传统的古琴减字谱删繁就简,新创了一种古琴“按指谱”。“本书所用新定谱式,以五线谱及按指谱各一行,记写一行乐曲。按指谱凡七线,七线由上而下,依次代表琴之一弦至七弦。”他的这一创举,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对于我们改进古琴记谱法,仍具有重大启迪意义。书中杨先生将诸城派琴家王燕卿传谱的九首古琴曲(《古琴吟》、《关山月》、《凤求凰》、《秋风词》、《极乐吟》、《秋夜长》、《玉楼春晓》、《风雷引》、《长门怨》),均用这种新的谱式记录下来。前五首琴曲的唱词及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都被译成了英文。书中还有他亲手绘制的十八幅插图,包括琴的各部位名称、蝇头结法、各弦音位、弦长比值、按音音位图、泛音音位图、演奏手法图等。

  杨荫浏有感于传统古琴谱式的不完备,经过深入研究,提出的这套完整的古琴谱式改革方案,连载于1947年《礼乐》第18、21、22、24期,名为《古琴谱式改革刍议》。文章从对古琴音乐本身发展的制约、琴曲流传与学习之不便等方面分析了古琴传统记谱法之不足;然后叙述了他的改革思路:将部分减字符号合并、简化、废止,共计百余个;保留了27个;再参以西洋乐器的某些演奏符号。查阜西先生评价杨荫浏的做法为:“只有杨先生那样肯去埋头苦干的匠心,渊博和才具才能得出这一成就,我要首先向他表示钦佩。……让我代表琴坛的朋友向杨先生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