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很多人八度跳音常常弹得不好:练习八度断奏肌肉容易紧张,用力不当导致手腕、手臂僵化。我们发现,运用手臂,的确可以取得较大的音量,但这样就不能弹得很快且肌肉易紧张。跳音本身决定弹这些八度采用的方法。弹轻的八度跳音用手腕,弹重的八度跳音应更多地运用手臂。快速时要避免疲劳,如果过多的运用某个关节而感到劳累,就转换到另一关节[15]。进行这种转换时,手的位置要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笔者建议对手腕八度用低手位,手臂八度用高手位。库拉克的《八度弹奏法》是很好的练习八度的书,尤其是第一册,可以有针对性的挑选训练。
(十)半连奏:有的演奏者的手指是在琴键上滑动弹奏。带上述记号的音符的弹奏方式是使每一个音符与下一个音符略为分开。其最好的触键法是从手臂用劲,这样使手指不从指关节抬起,也不从手腕抬起,而是用手臂把手指从琴键上提起[16]。
(十一)清晰度:有的学生弹连续而快速的断奏时常让人感觉不清晰。快且清楚是跑动的质。没有质,快本身就丧失了意义。玛格丽特.朗说:“最重要的技巧是吐字,是手指的清晰发音”。在快速中,手指清晰发音关键在于触键有一个清晰的点。钢琴教育家齐格勒称为具有“核”的声音。按通常的说法叫“颗粒性”。它如同珠落玉盘叮叮当当,颗颗晶莹剔透,清脆明亮。提高快速跑动声音的颗粒性主要是提高手指对断奏触键的指触感,保持指尖有坚强牢靠的准备状态。再就是提高击键清晰明确的点,使声音具有集中的音核,跳音该有的短暂实值不能随意,再短也应该每音有严格的间隔时间。
(十二) 音阶在钢琴弹奏中是属于最难弹的。快速音阶断奏要比连奏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因为在音与音之间必需提起手指。常出现的毛病有:音量控制不均匀;每音时值长短不一;弹不快,一加速度就容易出现肌肉僵硬。关于音量和时值的控制需要我们练习时仔细聆听,防止产生不当的重音;肌肉僵硬是由于手腕没放松造成的。音阶断奏需要手腕连续又均匀的上下运动,不能只靠手指断奏。先慢速练习,掌握好后逐渐加速。
(十三)对于断奏的触键,常由于弹奏者用手指敲击琴键,发出一种杂音,因而破坏了效果,调查中有57%的学生自认为断奏中常出现“打”、“砸”琴的现象。在有些乐曲段落里,这种带敲击性的杂音也有相当的效果,但在一般情况下,弹奏时需要十分注意。阿劳说:“我追求一种不敲击而发出的琴音。不要榔头似的,那样的声音太难听。”要做到这点,就要注意手腕和触键部位。如果触键的部分是衬有肉垫的,则所发之音远比硬的、多骨的手指所弹出的为优。所以,要想获得优美、嘹亮、如歌的美音,去代替生硬的、金属性的音,首先要尽力用手指的有弹性的部分来触键。指尖的哪部分有弹性的呢?肯定是指手指第一关节稍靠下面的部分,那里有一块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肉垫。
通过2、3、4、5、7、9、12、13例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断奏的技巧掌握不够好是因为手腕或前臂的问题,放松的手腕很重要,通过调查来看还有44%的学生有手腕僵硬的毛病。有人问,由于肌肉连接了手与手臂,在弹琴时可否保持手腕完全放松?答案是决不可以。弹钢琴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放松”和“紧张”之间辨证地结合的过程[17]。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概念,“放松”只是针对多余的紧张而言的。只应该注意避免不自觉的使手腕僵化。前臂应与手腕保持成直线,而不弯曲,集中思想努力使力量转移到指尖上而不是使用于支持绷紧的前臂[18]。
(十四)断奏不准确的主要祸魁之一是左手,特别是大跨度的断奏。问卷调查结果是很多人都有带音、漏音的毛病。许多学习者右手弹得很有把握,可是他们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左手出了岔子。当怀疑自己的左手时,不妨在几日中让右手“退出战斗”,专心主要你的左手。
(十五)弱奏双音跳音与和弦跳音常不整齐,或者是轻不下去。这是因手的架子往往没有做好。演奏者以为轻就是手要放松,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手指与手掌更要在弱奏时学会适当的“紧张”,以保持每音同时下键。只是手指可以较平时放平一些,尽量用肉垫的部分贴键下。弱奏还容易出现的毛病是没有把琴键压到底,无论是连奏或跳奏。这样会让人觉得这个音太“飘”,不实在。要想在钢琴上奏出良好的音色,一定要把琴键压到底[19]。许多苍白无色、平淡乏味的声音,常是由于习惯只是把琴键压到一半所致。这是一种很容易滋长的习惯,它还会助长演奏时的犹豫不决和缺乏坚定,这点是演奏艺术上最忌讳的,表现出演奏者自信心之不足。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