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钢琴教师应有“同病异治”的本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艺术个性。如果教师的教法不能让学生理解,而只要求学生按照他的说法去做,那么很多学生因为内心不能领会音乐的内涵会弹得很蹩脚。那么这就不是学生自己的音乐了,只是老师理解的音乐。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造,是赋予音乐作品生命的创造行为,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有可能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如果教师始终要求学生一味地模仿,那学生的个人创造性一点也得不到发挥。所以,一个好老师,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引导学生自己演奏出自己的音乐。
回到断奏的教学上,教师的因材施教,就是看这个学生到底是什么地方欠缺,是对断奏的理论知识,还是断奏的技巧没有很好掌握。教师应该先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布置相应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断奏技巧问题。对于较高程度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在课上和老师讨论一些话题,如: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断奏,与音乐作品的风格违背与否?应该用怎样的触键方式弹这种或那种断奏?怎样的断奏可以改变音色,给这部作品带来意外的效果,等等。
第三节 部分教师未很好地作到正确示范
从问卷10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教师在钢琴断奏示范方面还有欠缺,而钢琴教学恰恰偏重实践。因此,一个好的钢琴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做示范。语言有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示范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教师的一个示范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知道手指该怎么做,而且,教师出色的演奏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随之他们会模仿。许多小孩学琴都是在教师的示范下有样学样,不仅是手形,还有身体姿态、音乐处理等。断奏的示范也是一样,在基础教学时,要解释手指断奏、手腕断奏、反弹力断奏等演奏法,学生有时不容易理解,这时要加上示范:像拍皮球似弹回来,又或手腕象鸡啄米,边说边示范的效果是很好的。可是通过调查报告来看,学生在进校后他们的老师还有15%从未做过断奏示范。老师不作示范演奏学生不易理解,学生完不成作业,易产生该老师对人很苛刻的印象,这种心理又加重了学习阻碍,造成恶性循环。而能作示范演奏的老师,给学生以宽容,因为他自己是“过来人”。所以如果自己不演奏,教学中往往只会教一些很教条的东西。
当然,示范也要看情况。假如该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启发的话,他在学习之前应先听到这首乐曲或几个断奏完美的示范。如果他太懒于寻求乐曲的节奏、旋律等,懒于分析哪里应该用什么样的断奏,只是过分依赖自己单纯的模仿能力,那就不应该让他先听,而要强迫他自己去思考。[②]
第二部分
钢琴断奏的概念、分类及演奏要领
第一章 断奏的概念
“断奏”俗称跳音,指实际奏(唱)时值短于音符时值的音,它是断奏的通俗称法。断奏在不同风格、不同音乐特性的作品中,演奏的时值长短也不同。有的要求时值较长,有的半连半跳,有的则要求较短,甚至极短。由于各种乐器、人声各自发音机能不同,演奏(唱)者处理各种跳音实值及力度的细微差异所产生的效果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即使同为钢琴,因为采用不同的演奏技法也可产生出多种多样的跳音效果。
断奏(staccato)即跳音奏法。是一种演奏方式,表示在乐谱中,音符符头上方或下方标有有 或有 的地方,演奏时要缩减乐谱中书写的原音符时值,用一半或更短的时值去替换它,其余的时值用来休止[③]。 在乐谱中,音符符头上方或下方标有小圆点“ ”或小黑三角记号“ ”的,就要用跳音奏法。staccato一词原来泛指一切断开而短促的发音 (原意:断开的)。有些乐谱中用stac. 或stacc.书写,他们是意大利文(以下简称意)staccato的缩写,表示跳音演奏。还有乐谱中用staccare[意],意思也是用跳音(有些书中称断音)演奏。
实际上,断奏有三种形式[④]:
第一种形式是MEZZO-STACCATO:在音符上放或下方加 ,理论上表示只奏出该音符一半的时值。比如乐谱上写 ,实际演奏中应为 。
第二种形式STACCATO:加小黑三角 ,表示奏出该音符四分之一的时值,这是最短促的。比如乐谱中为 ,那么实际演奏为 。这个记号有时还被称为顿音、短跳音、短断音;也有时被理解为很短时值的重音。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