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妮
钢琴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15世纪前的羽管键琴一直发展演变到今天我们演奏的现代钢琴,与之相应变化的是钢琴的一些演奏和教学方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全世界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与钢琴教育家们不仅积累了许多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更积累了丰富的钢琴教学经验。本文以钢琴“断奏”技巧的教与学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论、问卷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对“断奏”技巧的教与学、“断奏”在不同音乐时代、不同作品的不同运用进行了探讨研究。
本论第一部分《钢琴断奏在教与学中问题的普遍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四川部分地区音乐教育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了“断奏”在教与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钢琴断奏的概念及分类》,从断奏的基本概念出发,对“断奏”进行了四种分类。第三部分《钢琴断奏的训练及演奏方法》,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断奏”技巧,纠正“断奏”的常见毛病,并把不同的“断奏”技巧与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作家作品相统一,同时注意“断奏”的身体语言与作品的融合。结语指出:要表达作品内涵,表现形式十分重要。要学好教好钢琴,必须重视“断奏”的演奏技巧,优美的钢琴旋律是靠“断奏”等载体表现出来的。
关键词: 断奏 问题 纠正
序
钢琴音乐的弹奏法,最基本的可归为三类,它就象绘画中的三原色一样。此三种基本弹奏法是:非连奏,即“颗粒性”弹奏法;连奏,即歌唱性弹奏法;断奏,即跳音弹奏法。
从基础算起,解决手指技巧至少学要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我们每个学习者在学习钢琴技巧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拿最基本的弹奏法之一——断奏来说,相当部分学生对断奏技巧未能充分掌握,少数教师的教法也有不足。因此,笔者这篇关于《钢琴断奏的教与学》的论文,希望对无论专业还是业余的钢琴学习者和教学者来说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
断奏在钢琴教与学中问题的普遍性
第一章 对钢琴断奏的认识现状
一提起断奏,不少钢琴学习者都认为这是一个并不复杂容易掌握的技巧,不必小题大做。而事实是:无论是业余钢琴学习者还是专业钢琴系的学生,在断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部分学生不知道反弹力跳音和下弹力跳音的演奏区别;练不好一些特殊的断奏技巧;不清楚断奏的分类;混淆断奏与其他演奏形式的区别;断奏时身体姿态不好;部分教师在断奏技巧的教学上没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为了对此情况有更详细全面的了解,笔者作了关于钢琴断奏的不计名问卷调查100份。此问卷的对象为四川地区一至四年级音乐教育专业本、专科在校生。通过问卷,不仅对学生的断奏演奏技巧进行了较全面的掌握,还通过学生的反馈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有了较清楚的认识。(问卷调查附后)
第一节 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问:请写出你知道的所有钢琴断奏记号。
答:只知道其中一种有13%(其中一年级学生占8%,二三年级学生占5%);都不知道的有18%(其中一年级学生占9%,二年级学生占7%);写出三种的学生只有8%;其余知道 这两个断奏记号的有59%。
问:你知道钢琴断奏的分类吗?
答:进校前后都知道的有57%(其中一年级学生占14%,二年级学生占16%,三年级学生占25%);进校后知道的有21%(其中一年级占16%,二三年级占3%);进校前后都不知道的有22%(一年级学生占10%,二年级学生占8%,三四年级占4%)。
问:老师有没有教过同一种断奏记号的不同演奏法?
答:进校前后老师说都教过的43%;进校前后都没有教过的17%(一年级学生占9%,二年级学生占5%,三四年级占3%);进校后说老师没有教过的18%(一年级学生占7%,二年级占6%,三四年级占5%);进校后说老师都教过的22%。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